|
⊙徐一钉 ○主持 于勇
上周六央行宣布重启人民币汇改,引发沪深股市本周一大幅上涨。一些投资者对此更充满期待,期望A股市场能重演2005年汇改后的走势。笔者认为,这只是一些投资者美好的愿望,两次人民币汇改有很大的差异性。
首先,2005年7月21日汇改时,人民币对美元即日即升值2%。本轮汇改不进行一次性重估升值,退出人民币汇率实际钉住美元制度,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浮动是双向浮动,不等于人民币单边升值。
其次,2005年汇改时,国内经济正处于向上增长周期。2005年二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为11%。随后各季度GDP持续增长、且增速不断加快。到2007年二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达到14.5%。伴随着GDP增速加快,上市公司的业绩也呈现井喷式增长。
本次汇改时,国内经济正处在增长模式转型的过程中。2010年一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为11.9%。伴随着信贷的收紧、新一轮房地产调控,以及去年基数高的因素,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长面临着很大的压力。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34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8%,是年初以来的最低点。作为经济基本面的先导性指标,5月份用电量的微妙变化似乎在提示国内经济增长即将出现回落。5月份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为52.7,回落至11个月以来的低点,据此预计三、四季度国内GDP同比增长将回到10%以内。
第三,2005年,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出现向上的拐点。2005年,可比的1365家公司实现净利润1678.45亿元,同比下降了1.23%,是上市公司净利润指标自2001年度以来首次下滑;2006年,可比的1474家上市公司共实现净利润3781.17亿元、同比增长46.8%;2007年,可比的1574家上市公司实现净利润近万亿,同比增长48.8%。
而本次汇改,一方面,国内季度GDP增长放缓,将影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另一方面,中低端劳动力供求市场的关系已经发生转变,新一轮企业工人薪酬上涨已在暗流涌动。这意味着中国过去30年来高速增长模式的结束。但对企业而言,工资标准的提高则有可能会增大企业经营的成本压力。如果加薪潮很快扩散到上市公司,将在三、四季度反映在上市公司的报表上。
第四,2005年,美国、欧洲经济平稳增长,并拉动中国出口快速增长。而本次汇改,欧洲正处在主权债务危机之中,处于困境中的欧元区国家爱尔兰、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的不稳定危险因素正在显著增长。英国、日本、甚至美国也可能被拖进主权债务危机,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并没有解除。目前欧洲各国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正在大规模削减本国的财政开支,一旦欧洲进入紧缩时代,对中国的出口将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下转A3版)
(作者系民族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