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审计报告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刘玉凤
全国人大常委会23日审议的关于2009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报告显示,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违规操作或超范围经营问题比较突出,涉及金额共计203.01亿元。同时,还暴露出部分国有银行2009年新增贷款结构不尽合理、数百亿土地专项资金未纳入预算管理等问题。
一些金融机构违规问题突出
审计报告显示,对部分国有银行2009年新增贷款的结构和投向的跟踪发现,部分新增贷款结构不尽合理,主要是中长期贷款占比高、房地产贷款业务增长快、对农业和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够,还有部分贷款的投向不符合规定。
同时,对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审计结果表明,一些政策性金融机构近年来大力发展商业性业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策性业务的深入开展,部分政策性信贷支持未能完全落到实处,违规操作或超范围经营问题也比较突出,涉及金额共计203.01亿元。
土地专项资金预算管理存问题
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23日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作审计报告时指出,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的政策要求,普遍实行了节能减排工作目标责任制,加强了土地规划、审批和执法监察等制度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好效果。但对18个省区的节能减排资金和11个省区的土地专项资金的审计发现,政策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年的审计发现,11个省区应征未征土地出让金等收入381.81亿元,未将683.99亿元土地专项资金纳入预算管理。
审计抽查到5170张虚假发票
刘家义说,此次共审计56个中央部门,延伸审计310个所属单位;审计预算支出1224.83亿元,占这些部门预算支出总额的33.23%。一些部门预算执行和预算管理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一些部门及所属单位仍存在违反财经制度规定的问题,涉及金额34.84亿元,具体是:挤占挪用财政资金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10.95亿元。多申领财政资金或瞒报收入和资产等6.21亿元。违规收费及未按规定征缴非税收入等16.26亿元。接受和使用虚假发票列支问题比较普遍。抽查56个中央部门已报销的29363张可疑发票中,有5170张为虚假发票,列支金额为1.42亿元。
473人在审计中“落马”
审计工作报告指出,在各项审计中,审计署上报国务院或直接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104起,涉案人员473人。这些案件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案件发生的环节和领域相对集中,主要涉及审批、决策、信贷发放和招投标等环节,其中发生在金融交易、国有股权转让和土地矿产资源管理这3个领域的有56起,占53.8%。二是内外勾结牟取私利的“串案”、“窝案”仍较多。三是一些管理较为薄弱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和事业单位违法违规问题日益显现。四是犯罪手法更加隐蔽,呈专业化和高智能化。
他说,对本次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署依法征求了被审计单位意见,已出具审计报告、下达审计决定。各部门各单位认真整改,迄今已追缴或归还资金941.16亿元,挽回或避免损失53.38亿元,有790多人被追究责任,还根据审计建议完善了1700多项制度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