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市场·期货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中国大城市需要松绑
  • 农行的估值及其未来
  • 抑制房价:物业税才是根本
  • 调节机制理应针对财富而非收入
  • 六成廉租房 去年没完成
  • 多伦多峰会能重建财经政策共识吗
  •  
    2010年6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中国大城市需要松绑
    农行的估值及其未来
    抑制房价:物业税才是根本
    调节机制理应针对财富而非收入
    六成廉租房 去年没完成
    多伦多峰会能重建财经政策共识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伦多峰会能重建财经政策共识吗
    2010-06-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闻 涛

      眼见各经济体恢复冷热不均,退出经济刺激的政策渐显分化,可以预见,本届峰会将有美国与欧洲关于何时紧缩以及欧美与中国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两个交锋。但各自为政将促发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相信会迫使各方最终达成理性的妥协,以求得巩固全球经济复苏的根本目的。如果本次峰会提振投资者信心,那将成为推动经济恢复不可逆转的契机。

      ⊙闻 涛

      

      明天,新一轮二十国金融峰会将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在全球各经济体恢复冷热不均,退出经济刺激的政策渐显分化,以及在欧洲货币危机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的大背景下,如何协调各国的经济政策取向,巩固经济恢复的势头将是最重要的议题。如何既达成共识,又能保护各自核心利益,考验着各国领袖们的智慧。

      若从各国当前经济恢复的态势和在退出刺激政策上已经做出的选择来划分,则二十国集团分为三个阵营。第一阵营经济强势恢复,政策开始从紧,包括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国家,也包括受危机影响较小的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今年首季,中国GDP年增速高达11.9%,巴西、印度均在9%左右,澳大利亚3%,加拿大6%,与此同时,通胀压力显现,巴西、印度的通胀率均在向10%迈进,中国5月生产价格指数亦上升7%。在政策取向上,除中国外,上述各国均已开始提升利率,有的也开始削减财政开支。第二个阵营是美国,坚定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虽然经济恢复比较有力,但基础不稳。首季GDP增长率为3%,房价企稳,失业率缓慢下降,但新就业创造仍然微小。美联储6月23日再次表示,要长时间维持现在0%至0.25%的基准利率,奥巴马总统也坦言削减赤字不是当务之急。第三阵营是以德、法、英为代表的欧洲,德、法、英今年首季GDP同比增长分别为1.6%,1.2%,-0.2%,是二十国集团里经济恢复最为乏力的区域,刺激还是紧缩,左右为难。

      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蔓延,欧洲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大增,根据6月发表的经济数据,芬兰已成首个经济二次探底的欧盟国家。为保护欧元地位,重新取信于投资者,传统上财务保守的德国在削减财政赤字上占了上风。德国在6月宣布,未来4年将削减近10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在2014年前把年财政赤字降至GDP的3%以下。法国亦同时宣布,在未来3年内削减财政开支550亿美元。德法的思维逻辑是,通过削减财政赤字以巩固欧元,降低借贷利率;同时利用欧元贬值以出口带动经济恢复。欧元区以外的英国,在保守党自由党联合政府上台后,财政政策出现了180度急转弯,本周也跟随德法宣布了有史以来涵盖面最广的削减财政赤字政策,意在五年内削减超过1500亿美元的财政赤字。

      占世界经济四分之一的份额的欧洲出现货币危机,加大了世界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可能性,而欧洲大规模财政紧缩的政策回应,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处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美国,以及德、法、英,作为这三大阵营的主要角色,非得借此峰会协调政策以提振全球经济恢复的可持续性不可,当然,同时也会为各自利益提出针锋相对的解决之道。

      美国总统奥巴马6月17日在给二十国峰会的公开信中强悍地表明了三个观点。第一,靠出口拉动经济的国家应更多靠内需来拉动,并实行更市场化的汇率机制以解决全球经济的失衡;第二,削减债务应当是中期目标,当务之急是保持刺激和经济增长;第三,加快金融监管改造,跟上美国步伐。以上三点似可作如下解读,即中国、德国别再依赖出口了,人民币快点升值;欧洲现在别忙着削减开支,理该继续保持刺激经济政策;金融改革么,还是由美国主导,请赶紧表态支持吧!

      中国外交部6月18日提出了我国对多伦多峰会的四点期望:巩固世界经济复苏势头;推动IMF改革,给新兴市场更多发言权;关注发展问题;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推动多哈谈判。很清楚,中国在提醒各方,我们有共同的目标,而新兴国家要在国际金融领域有更大的发言权。德法英甚至包括日本则以赶在峰会前宣布详细的财政紧缩计划表明了立场。

      可以预见,在经济政策上,峰会将有美国与欧洲关于何时紧缩以及欧美与中国对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两个交锋。欧洲的财政紧缩,其规模大,时间急,影响广,大大增加了欧洲把全球带向二次探底的几率。欧洲的算盘是,靠出口即很大程度上靠美国、中国的消费者把欧洲拉出泥潭。美国不愿意背负更大的贸易赤字,中国也不愿意看到欧洲对中国产品需求的下降。有关人民币汇率以及相关贸易保护主义的交锋,原来市场预计双方在峰会上的正面较量不可避免。虽然我国央行发表“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讲话,从6月21日开始实施新的汇改措施,不过笔者判断,欧美在峰会上仍会就汇率、人民币升值幅度和速度继续向中国施压,我们在坚决顶住压力的同时,更应在贸易保护主义问题上回击欧美。

      尽管各国各自面临艰难的选择,台前幕后纷争不断,但相信各自为政将促发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会迫使各方最终达成理性的妥协,以求得巩固全球经济复苏的根本目的。如果本次峰会提振投资者信心,那将成为推动经济恢复不可逆转的契机。这要看峰会能否在经济恢复政策上达成以下共识:一,中国和美国能采用具体措施帮助欧洲渡过货币危机。我们可以在主权债务投资,直接投资,进口等方面支持欧洲。欧洲和欧元的强大可以抑制美国和美元的独大。二,欧洲应减缓财政紧缩步调,而把经济恢复作为2010年首要政策目标。三,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明确尊重中国主权,支持中国对汇率改革机制和时机选择,不妨碍中国继续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火车头;四,经济强劲恢复的国家避免过快收紧,在目前经济有放缓迹象和通胀预期下降的情况下,注重保持更加中性的经济政策;五,在增收银行税,提高资本金,加强消费者保护等金融改革问题上不急于求成。

      (作者系CFA特许金融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