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专版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市场·期货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期货公司严控期指日内交易 职业炒手面临转型
  • 中信国安融资买入额再上千万
  • 股指期货阶段性底部基本确认
  • 潜心学习是股指期货交易的第一步
  • “牛皮行情”难改 期指等待G20峰会
  • 期指多头缺乏“绝地反击”勇气
  •  
    2010年6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期货公司严控期指日内交易 职业炒手面临转型
    中信国安融资买入额再上千万
    股指期货阶段性底部基本确认
    潜心学习是股指期货交易的第一步
    “牛皮行情”难改 期指等待G20峰会
    期指多头缺乏“绝地反击”勇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期货公司严控期指日内交易 职业炒手面临转型
    2010-06-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叶苗 ○编辑 梁伟

      专家呼吁,相关期货交易所应该在手续费和佣金返还制度上作出改革,抑制炒手现象,而对于职业炒手也应加以引导,既发挥其提供市场流动性的作用,又要限制其过度投机。

      ⊙记者 叶苗 ○编辑 梁伟

      

      随着股指期货成交量的日趋平稳,期货行业对于期指日内过度交易的自律正在大幅加强。期货市场长久存在的“短线炒手现象”,目前也蔓延至股指期货领域,但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炒手们也面临着必须转型的前景。一直以来,职业炒手的存在使得期货市场过度投机氛围浓重,部分公司也利用炒手来增加交易量以扩大影响。

      专家呼吁,相关期货交易所应该在手续费和佣金返还制度上作出改革,抑制炒手现象,而对于职业炒手也应加以引导,既发挥其提供市场流动性的作用,又要限制其过度投机。

      

      职业炒手蔓延至期指

      “一些公司的交易量虽然大,但很大一部分还是靠炒手做出来的,”上海某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虽然股指期货上市才2个多月,但是商品期货市场里一直存在的炒手现象也已经到了期指领域,“不但有,而且还不少。”

      据了解,期货市场长久以来就活跃着一批职业“炒手”,他们每日的成交量巨大。其交易以短线为主,赚取每个波动中极小的差价,其方式就是“以量求胜”、“积少成多”,一般不持仓过夜,只要有一两个点的盈余立刻平仓,每日循环往复,可以不用去分析基本面和大趋势。炒手不但需要技术,也需要时间和体力,“股指期货不像一些商品期货品种有休息时间,现在每天做下来身体都吃不消。”一名期货公司人员透露目前炒手的状态。

      据介绍,炒手的资金一部分来自于自有资金,另外一部分来自于代理的客户。一般情况下,炒手会找到期货公司,要求期货公司提供快捷的IT条件和低廉的手续费,并且从期货公司拿到返还的佣金。而一些期货公司出于对交易量的追求,也乐意接受这些炒手。

      股指期货的上市,也让不少炒手找到了更大的“舞台”,其人数也日渐增多。炒手领域老师傅带新人,乃至一些“炒手训练营”,都培育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新人。

      专家表示,期货交易不能盲目追求成交量,而由“炒手”做出来的成交量不能反映出真实的市场交易状况,也不利于期货市场服务国民经济市场功能的充分发挥。

      期货公司逐步引导转型

      此前一段时间,由于股指期货的日内交易量较大,引起了各方的注意。中金所召集30家期货公司召开“股指期货市场规范发展座谈会”,就防范和抑制日内过度交易行为进行了深入探讨。业内也普遍意识到,股指期货市场刚刚起步,必须防范风险,加强监管,注重市场功能的培育和发挥,促进市场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

      从交易量上看,近日来期指的总成交在20-30万手之间,端午长假过后的日均成交量在25.6万手,平均“成交持仓比”为10.45:1,短线交易的热度已经大为降低。

      “炒手们还是比较配合目前的监管的,”某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在中金所的会议召开议会,公司也对炒手们加强了管理,从交易量的变化看,炒手们的“干活”力度已经减弱。

      东证期货总经理党剑表示,职业炒手给市场提供了流动性,但不能创造过度的流动性,目前看来这些流动性是过剩的。从期货公司角度看,虽然对炒手的实质约束力并不大,但可以尽量引导炒手转型,让他们的交易时间延长,并增加一些长期持仓,少做日内交易,而炒手自身也必须适时转换风格。

      

      专家:从制度层面加以改革

      “交易所根据交易量的返佣制度需要改革,”北京工商大学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过去期货市场很多过度投机的现象,都是希望能获得返佣。期货公司会把交易所返还的一部分手续费,再返还给炒手。而期货公司拿到的返佣往往是根据其交易量来分配的。因此需要从制度上作出改变,“未来的交易所返佣不能取决于交易量,中金所应该在这方面作出调整,返还手续费不能与成交量挂钩。”

      胡俞越表示,期货公司也应该从量的竞争过渡到质的竞争,将对客户个性化的服务摆在首位,摆脱对交易量的依赖。

      “我们也应该重新审视自己以前的工作,”党剑表示,过去很多在商品期货中习以为常的问题,在股指期货时代都应该加以审视,除了炒手问题,像关联账户、一致行动人等问题,都应该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