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危机后,全球对于金融监管缺失是导致危机产生的重要原因达成了共识。在本次陆家嘴金融论坛上,来自中国银监会、美国财政部、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委员会、东京证券交易所集团的多位中外金融监管官员,就全球金融合作与监管体制的变革进行了深入讨论。由于这一话题不仅是当前各国都在高度关注的问题,而且正在召开的G20峰会上,各国领导人也将就此深入交换意见,以期在此问题上达成共识。
⊙记者 苗燕 ○编辑 于勇 颜剑
改变“坏记性带来的幸福感”
事实上,监管体系的改革从未停止。但每爆发一次危机,就会有人呼吁加强监管;而当市场变得稳定,信心得到恢复,危机的教训就会被抛到脑后,人们便觉得监管加大了投资的成本,又会出现放松监管的呼声。而全球的监管者也正在试图借助此次危机,改变这种因“坏记性”带来的“幸福感”。
银监会纪委书记王华庆指出,就像经济危机一样,监管改革也有周期。因此,优秀的监管者不仅是在危机过后能够提出监管体制改革的建议,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市场开始狂欢时保持克制和冷静,适时采取审慎的、逆周期的监管措施。
王华庆介绍了银监会的逆周期监管策略,通过这些逆周期的审慎监管措施,有效约束了商业银行信贷扩张冲动和短期行为,提高了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抵御能力。这些经验使得中国银行业的资本质量不仅未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处于历史最好的时期。
监管机构责任感是关键
美国财政部助理部长玛丽莎·拉戈表示,近期,美国即将通过一项法案,计划建立一个金融稳定监管理事会,由其负责协调美国多个金融服务监管部门。该理事会将由美国财政部负责管理。这被市场解读为,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将由分业监管重回统一监管。
美国的监管机构认为,是其复杂、叠加的监管架构没能有效防范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但事实上,英国统一的监管架构也没能表现得更好。对此,王华庆指出:“就像世界上没有一种统一的公司治理模式一样,也不存在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监管架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和责任感,而不是监管架构,对一国的金融稳定起着关键的作用。
王华庆指出,中国根据自身发展阶段、金融市场的深化程度,确立了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以及监管协作框架下的主监管制度。实践证明,这种监管架构是符合中国金融市场目前发展阶段的。如保持信贷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适度隔离有利于防范危机的发生。
监管合作要降低监管套利
G20期间,各国领导人将进一步就加强全球的监管合作深入交换意见,全球也对此充满期待。对于这一问题,德勤全球首席执行官奎励杰指出,金融危机以及最近的债务危机都充分表明全球市场的紧密联系,由此也说明全球金融合作、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性。
王华庆指出,监管的全球性合作中,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降低或者是大幅度取消或者最终要取消监管的套利。
东京证券交易所集团社长兼首席执行官齐藤惇也赞同王华庆的观点。他希望G20能够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监管体系来防止套利。而他更指出,各国都要谨防国家资本主义从加强监管的浪潮中悄然崛起。
美国博斯管理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贝纳杰则直言希望G20能够推出一些基本的原则,以加强对套利的监管。
“监管就是要确保金融机构能够正确的、审慎的运营,而不仅仅是遵守相应的规则”,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委员会主席约翰·莱克表示,此外,他指出,对于“全球进行金融改革将进一步加强银行和投资者之间的关系,提供更加让投资者放心的融资机制。我们认为全球流动性的改革应该意识到有些国家的具体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