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财经新闻
  • 9:观点·专栏
  • 10:专版
  • 11:专版
  • 12:公司
  • 13:市场
  • 14:市场趋势
  • 15:开市大吉
  • 1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营销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十多年坚持不懈
    证监会海外引才硕果累累
  •  
    2010年6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专版
    十多年坚持不懈
    证监会海外引才硕果累累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十多年坚持不懈
    证监会海外引才硕果累累
    2010-06-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张欢 ○编辑 衡道庆
      引进人才在井冈山接受培训
      2009年3月,证监会引进人才在井冈山接受培训
      证监会海外人才招聘现场

      近年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证监会一直注重把海外人才引进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改善人才素质结构、提升监管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自1999年以来,证监会曾先后四次组织面向海外的集中招聘,分别从英、美、日、我国香港等地引进40余名不同层次的海外人才,为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创新发展、加强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本轮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中国证监会积极着眼推进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和提升监管工作质量的实际需要,进一步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岗位实习锻炼,本轮海外引进的20名人才即将转入证监会现行管理体制,证监会海外引才工作掀开新的篇章。

      ⊙记者 张欢 ○编辑 衡道庆

      及早部署

      海外引才占得先机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证监会就想到引进海外人才,我们希望借此机会,通过提供相应的事业平台,吸引海外金融人才回国创业。”负责此次引才活动的中国证监会规划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而这恰好和中央当时的海外引才部署不谋而合,在这种难得的历史机遇下,证监会党委立即开始部署引才方案,并决定开赴美国引进海外人才。”

      千金易得,一将难求,首先横亘在证监会面前的是海外金融人才的信息问题。该负责人说,“从国内出去的海外金融人才到底有多少,哪些人有意愿回来,他们又有什么专长,刚开始抓这项工作时,我们确实是一头雾水。这些金融人才出去后,往往只和家人联系,如何掌握这些人的完整资料成为最棘手的问题。”

      为了尽快启动海外引才工作,充分表达证监会招贤纳才的诚意,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亲自出面致函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和行业内的知名人士,请他们代为举荐海外优秀人才信息。证监会机关也分别向国内一些大型证券、金融机构寄发了邀请函,请他们协助做好对外引才宣传和海外人才信息收集工作。

      “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终于发现了非常有效的第三种渠道,即通过海外华人社团的方式,成功开启了引才工作,可以说在搜集海外人才信息方面,证监会确实抢得了先机。”该负责人说,“美国华人金融社团里面,最主要的是全美华人金融学会,还有华尔街人,加起来一共3000多人,而当时他们也在为海外金融人才寻找回国机会,双方可以说一拍即合。”

      在双方的沟通和努力下,海外华人社团随即将相关招聘信息散播开来,一时间反向强烈,应者如云,证监会海外引才成为当时美国华人金融圈中最热门的话题。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证监会即收到来自海外的应聘简历160余份,采集海外中高层次人才信息360余条,其中符合招聘条件的专业人才数量占到90%以上。

      真心交流

      宣讲会赢得满堂彩

      初战告捷,证监会立即决定组织精干力量,开赴纽约、芝加哥组织集中宣讲,与意向归国人才进行密切接触和深入交流,尽早带来急需的海外金融人才。

      “我们挑选了精兵强将赴美选才,团队中包括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以及其他一些早期引进人员,希望通过他们的现身说法,吸引海外人才的回归。”该负责人说,“纽约是全球证券市场中心,芝加哥是期货中心,两次会议一共接触了300多名意向归国人才,宣讲会赢得了满堂喝彩。”

      谈起当时的盛况,参加过宣讲会的引进人才仍难掩兴奋之情。已在证监会基金部对口锻炼一年,现任证监会规划委专家顾问委员的田汉卿女士说,“我们感觉宣讲会非常成功,感染力很强。我是商学院毕业的,见到很多家美国公司的宣讲会,但能和这次宣讲会相媲美的,可以说寥寥无几。”

      田汉卿回忆说,她当时情绪非常激动,记了很详细的笔记,“祁主任、周主任讲的都非常好。祁主任给我们描绘了中国资本市场美好的发展前景,周主任也给我们传达了证监会专业化、年轻化的信息,告诉我们回来会有很大的用武之地。这次宣讲会形式完全跟西方一样,几位主任跟我们倾心交流,场面真的很感人。”

      而同样担任证监会规划委专家顾问委员,此前在美国安盛·罗森伯格集团研究中心工作的李树憬也感慨良多。这位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说,“我当时身在加州,听到消息后马上从西部飞到了东部的纽约。在纽约和几位主任谈了半个多小时,他们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专业,亲和,一下触发了我回国效力的念头。之前我挺想回到国内做公共服务工作,也在寻找这样的机会,通过这次接触,我觉得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该负责人说,“两个宣讲会完全是按照西方模式组织的,效果很好,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我们主题演讲完后,参会人员将我们团团围住。他们普遍反映,这次招聘会解答了他们心底的疑惑,坚定了他们回国的信念,也为后续引才工作的顺利进行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悉心关爱

      招聘过程人性化

      

      翻开第四批20位引进人才的简历,国内名校、海外名校、知名机构的“三名特色”显露无遗。本次招聘的20名人才中,有11名属于中高端人才,9名属于一般人才,但耀眼的“三名特色”却令本次引才工作的良好效果彰显无遗。

      “本科毕业于北大、清华等国内知名学府,海外求学都在斯坦福、哥伦比亚等常青藤名校,又都曾在世界银行、大摩等全球著名金融机构工作过,这些优秀人才之所以青睐证监会,和我们在招聘各环节中,充分表达对人才的尊重息息相关。”该负责人说。

      有趣的是,本次引进的20名海外人才中,现任证监会规划委高级顾问委员的汤晓东,此前曾担任全美金融学会会长一职,而全美金融学会恰好是此次活动的合作方之一。证监会将合作方的会长招致麾下,足见此次引才工作的成功。

      “汤晓东是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的MBA,曾任苏格兰皇家银行董事总经理,后来开设自己的金融咨询公司,在美国拥有非常好的物质条件,为来证监会工作,还将放弃美国国籍。”该负责人说,“我们和海外人才表示,证监会将尽可能为他们提供一展抱负的机会。我们的诚意和展示的美好前景确实击中了海外人才的兴奋点。”

      该负责人介绍说,为充分表达对人才的尊重,在评审面试环节,证监会坚持把复杂的程序简单化、严肃的过程人性化。一是专门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局级以上领导,依靠他们丰富的海外学习、工作经历,协助对所有应聘人员简历进行审核,并结合人才引进需求确定初步人选。二是采用访谈式的面试方法,对主动要求回国参加面试的人员,分别安排5名以上业务部门的领导,在自由宽松的访谈环境中进行单独面试。三是对因工作原因不能回国面试的人员,通过租用专用的网络设备,与其进行远程视频交流。

      “最终通过层层遴选,共有20名应聘人员正式成为证监会引进对象,这些人员全部具有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经历和国际知名证券、金融机构从业经历,其中海外居留时间最长的超过10年。通过此次集中招聘,尽管未入选人员仍占多数,但事后所有应聘人员均对证监会招聘期间的人性化安排表达了由衷的感谢。”该负责人说。

      倾情培育

      海外人才迅速融入

      为帮助引进人才尽快适应和融入国内的环境,证监会针对引进人才的特点,为他们量身定制了培训计划、调研计划以及对口帮带计划。在20名引进人才报到后不久,证监会就组织他们与党校班学员一道,专程赴井冈山参加党性锻炼和国情教育。

      27岁的美国波士顿大学金融学硕士辛欣说,“在证监会党校这个大家庭里,所有引进人才自觉向普通学员看齐,穿上红军服,打起绑腿,背上背包,在五指峰前、黄洋界哨口、挑粱小道上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尚情怀,思想境界和理想信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井冈山一行大大改变了我们对行政部门的刻板印象,红色培训让我们很快习惯机关文化。”

      为帮助引进人才尽快熟悉掌握国内资本市场的情况,证监会专门安排会机关主要业务部门的领导授课,为他们系统讲解中国资本市场情况和监管业务知识,并安排他们到派出机构、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考察调研。

      同时,为了给引进人才提供更好的创业支持,证监会完善了资本市场规划发展委员会内部职能,尚福林主席亲自担任规划委管理委员会主任一职。所有中等层次以上人才引进后,首先要依托“规划委”平台从事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研究和决策咨询等工作。

      “为弥补他们监管实践经验的不足,证监会还为每名规划委人员指定了专业对口部门,由各对口部门制定具体帮带计划,指定具体帮带人员,由分管会领导批准后付诸实施。”该负责人说,“每个引进人才可以有一年时间来体验证监会的工作,决定自己留不留下来工作,证监会也通过这一年考查他们的表现。在这一年过渡期内,中高端人才的待遇仍将维持一定水平,直至转至证监会行政管理体制内。”

      除了工作之外,证监会在生活上也对引进人才施以无微不至的关注。为了帮助解决引进人才解决后顾之忧,证监会专门召开服务保障工作会议,将人才引进后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包括子女入学、安排临时住所等事宜落实到具体部门。证监会有关领导也是亲自出面沟通协调,帮助引进人才解决归国后面临的实际问题。

      该负责人说,“证监会已开始对本次引进人才进行考核,在已经收回的考核反馈中,海外人才这一年所在的对口部门对他们的表现非常满意,海外人才已融入证监会的环境中。但我们要强调的是,第四批引才工作的成功和证监会十多年来持之不懈的海外引才工作息息相关。”

      坚持不懈

      海外引才硕果累累

      在中国资本市场创设发展初期,为充分借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成熟市场经验,证监会即有意识地招募或选调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人员到证监会服务。目前,证监会在刚成立时引进的海外人才中,有的已走上证监会、交易所重要领导岗位,他们在多年参与中国资本市场创设发展的实践中,为推进中国资本市场的规划设计、监管制度的创新完善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时,还通过其他渠道引进及逐年扩大干部境外培训规模等方式,不断提升现有人员的国际化视野和创新监管工作技能。

      目前,证监会全系统具有海外留学和工作经历的人数已达到500余名,占全系统人数的16%以上;会机关具有海外留学、工作经历的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达到24名,占会机关局级以上领导干部职数的13%左右。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证监会机构设置、监管职能也发生了重大调整。适应中国资本市场创新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紧迫需求,证监会进一步加大海外人才引进力度。自2000年至2005年之间,先后三次组织面向海外的集中招聘,分别从美、英、法、日、香港等地引进17名不同层次的海外人才,并于2004年专门成立证监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先后聘请17名境外金融监管机构前官员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规划发展提供战略咨询服务。

      前三批集中引进的17名海外人才中,目前全部集中在国内金融行业领域工作,并已有9名走上局级领导干部岗位。继续留任在证监会的3名局级领导干部中,也分别在部门担任“一把手”或在国际金融组织中担任相关领导职务,并有1人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其中,为资本市场所熟悉的包括国际合作部主任童道驰、研究中心主任祁斌、基金部副主任杨秋梅等。

      “这些海外引进人才不仅为中国资本市场繁荣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也为扩大中国资本市场的对外宣传、加强证监会与国际间的交流合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而我们的海外引才工作还为其他中直机关的引才工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