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到股权投资基金(PE),几年前也许很多人还觉得比较神秘。曾经一度,出于对退出渠道的考虑,PE们的投资标的远渡重洋寻求上市,比如无锡尚德、携程、如家等,他们的财富神话让人觉得可望而不可及。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中小板日益壮大,创业板市场开闸,越来越多的PE进入国内普通投资者的视野,他们的造富速度为人津津乐道,背后的投资理念更值得关注和思考。
在创业板市场上,PE频频出现在很多表现抢眼的股票招股书的股东名单里。尽管存在发行定价高、新股超募等市场因素,但不讳言,强势PE的前期介入仿佛是公司股价上涨的催化剂,并且成为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定心丸。在首批挂牌的28家创业板企业中,PE的覆盖率高达80%,上市后无一不受到一、二级市场资金的追捧,首日最高涨幅210%,平均涨幅75%。在这23家PE投资的企业中,有2家获得外资背景PE的投资,包括华平旗下Brook Investment投资的乐普医疗和中比基金投资的中元华电,其他由内资PE投资的企业中有3家获得其保荐券商旗下PE的投资。PE青睐的不仅仅是创业板公司,诸如辰州矿业、云海金属、金风科技、海利得等为数众多的中小板公司的股东名册上也可以看到PE的身影。
现实是,大多数投资者无法在Pre-IPO阶段进行投资,但PE的成功经验仍可以在二级市场投资中借鉴,甚至可以通过寻找teenbagger在未来十年超越PE的收益率。
在考虑投资组合的时候,基金经理通常会兼顾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选股思路。自上而下选股的关键在于对行业趋势的把握和拐点的预测,这种选股模式比较适用于产业特质相对趋同的周期性行业。而自下而上选股往往更需要对一个企业的深入挖掘,这时候就很接近于股权投资基金的投资视角。关注那些上市前即有PE介入的公司,大都属于生物医药、TMT、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创新型行业、民间资本背景、有核心技术(竞争力)、高速成长和不确定性(风险)是这些行业的显著特征。除了对公司所处行业的走势做出宏观判断,更要评估公司本身现有的和未来的盈利模式、了解管理层的远中近期战略、考量财务状况、资本性支出、融资安排以及现金流的合理性等等,并通过进入董事会实现完全近身型的投资。这种投资视角的好处在于能够及时了解公司的变化,从资本的角度影响管理层的决策,并且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PE通常有多轮投资)。
A股市场经历了2008-2009年的全球经济动荡,基于对政府强势政策的寄望及国内经济触底的判断,从1600点强势回升,进入2010年在内外诸多不利因素综合作用下一路振荡调整至今。在目前这个阶段,政策方向和大类周期性性行业的预期不明朗,自上而下的投资方式在几年面临严峻的挑战,这时我们就不妨更多去关注企业本身。比如,那些看起来市盈率很高的企业,对它们的增长速度的判断是否过于乐观?PEG是否合理?某个新兴行业由于竞争者增加,利润逐步平均化,估值能否维持?是否还存在其他对估值调整的理由?因为即使对同一个企业而言,也没有哪个盈利模式能长期保持高倍率的增长,投资者的前瞻性体现为:在企业的增长速度开始放缓之前就去关注这个企业能否做出适当的结构调整,预估调整带来的经济影响和盈利贡献度,并把这些作为投资决策的依据。PE们似乎深谙其道,他们介入的时点,大都在上市前的2-3年,也就是说PE最大程度地分享了这些公司的高速成长以及A股市场高溢价的胜利果实,并且部分选择了在所投公司上市后减持变现。
因此,学习股权投资基金的视角考察投资企业,个人投资者就要自下而上地选股,深入挖掘一个企业的投资价值,在对公司所处行业的走势做出宏观判断的基础上,更进一步评估公司本身现有的和未来的盈利模式、了解管理层的远中近期战略等,同时在合适的时机介入,以期最大程度地分享公司的高速成长,并且在合适的时机调整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