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调查·公司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稳定与灵活并不冲突——金融监管的必然路径
  • 尽早绘出扩大G20行为空间路线图
  • 正视中国国际收支脆弱性
  • 警讯!中国奶业陷入外资重围
  • 把铁腕监管内幕交易进行到底
  • 美国岂能总靠损害他国利益复苏经济
  • 自利追求“多重原则”——市场青铜法则系列之八
  •  
    2010年6月29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稳定与灵活并不冲突——金融监管的必然路径
    尽早绘出扩大G20行为空间路线图
    正视中国国际收支脆弱性
    警讯!中国奶业陷入外资重围
    把铁腕监管内幕交易进行到底
    美国岂能总靠损害他国利益复苏经济
    自利追求“多重原则”——市场青铜法则系列之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把铁腕监管内幕交易进行到底
    2010-06-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允峰

      ⊙李允峰

      

      近日,监管部门在盯住内幕交易上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严格了。最典型的案件是中山公用内幕交易被查获并处理。这实在是一个值得欣慰的好兆头。而且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共调查内幕交易案件51起,占今年新增案件近60%。而就在上周,华兰生物在公布乙肝疫苗信息之后,在还没有涨停的情况下,迅速被质疑存在内幕交易。

      从对市场的监管理念上来说,盯住了内幕交易,也就是盯住了市场最容易出问题的薄弱环节,也是防止上市公司形成新的违规模式的有效策略。证券市场任何时候都不缺乏“为了300%的利润宁上断头台”的人或者机构。尤其在全流通的背景之下,上市公司的主要违规行为已一改往日那种依靠虚假陈述,或者虚增利润的老套方式,而把重点放在了发布信息配合二级市场炒作的内幕交易上。这种违规手段更具隐蔽性,获利也更丰厚。

      监管层把主要精力放在盯住内幕交易并且严厉打击上,并且借助于司法的力量,这对于证券市场来说,大得人心。投资者希望类似对于华兰生物的内幕交易质疑的声音更多一些,并将其变成整治内幕交易的铁腕监管。

      当然,投资者更期待好兆头之后有一个好结果,那就是最终体现在对内幕交易这类违规行为的严肃查处上。尤其是,发生在上市公司的内幕交易,最大的特点是公司高管和机构投资者充分利用信息优势违规或者犯罪。上市公司高管和机构投资者高层人员,以其特定的职业、身份、地位,更容易获得各类内幕信息,也更容易进行内幕交易或泄露内幕信息。从主观上看,他们对相关法律规定、内幕交易、泄露内幕信息行为的性质、后果,内心应该是非常清楚的。因此,对于这种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明知故犯”,“知法犯法”,在处置力度上,理应更大、更严厉。

      在国外的内幕交易被查处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追究民事责任,上市公司也好,机构也罢,都要付出沉重的赔偿费用。对于违规行为,重典治理不可或缺。在美国上市的网易公司,不就无意中因为一笔很小的会计差错而差点被摘牌么?

      (作者系山东高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