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29日下午在重庆签署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
双方同意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涵盖众多部门的服务贸易限制性措施;提供投资保护,促进双向投资;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和产业交流与合作。
协议提出,为强化并扩大协议的效益,两岸双方将加强经济合作。合作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知识产权保护与合作;金融合作;贸易促进及贸易便利化;海关合作;电子商务合作;研究双方产业合作布局和重点领域,推动双方重大项目合作,协调解决双方产业合作中出现的问题;推动双方中小企业合作,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推动双方经贸社团互设办事机构。
⊙记者 魏梦杰 ○编辑 朱贤佳
随着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董事长江丙坤周二在重庆签署《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多家“海西概念”上市公司将从中获得实质性收益。“海西概念”或将再度成为市场热点。
海峡两岸将着力逐步减少或消除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大力发展两岸贸易,这将极大促使物流运输行业的蓬勃发展。如海峡股份、厦门空港、厦门港务等公司将成为直接受益者。同时,如建发股份、东百集团、厦门国贸等商贸类企业也有望从中获益。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提出多项经济合作内容,包括知识产权、金融、海关合作、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合作;还提出要研究双方产业合作布局和重点领域,推动双方重大项目合作,协调解决双方产业合作中出现的问题。这或将进一步促进福建本地的产业集群和台湾地区的零部件转移。
台湾地区的零部件比较强,受成本推动的影响和大陆市场庞大需求,将会带来零部件产业的快速增长。市场人士认为,零部件企业发展前景可期,如龙溪股份、福耀玻璃等都值得关注。
市场人士还提醒,那些先知先觉,已经着手对台湾地区进行投资的上市公司也将从中获利。今年5月19日獐子岛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公司拟在台北市投资100万美元,设立台湾獐子岛渔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产品、食品的贸易、批发和零售。
两岸学者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ECFA的签署,基本解决了两岸经贸合作正常化、制度化、机制化问题。协议的实施将逐步消除两岸贸易壁垒、合理配置资源、拓展合作领域,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稳定运行与不断深化的成熟期,有助建立投资双向化、形态多元化、产业链合作化的新模式。
早期收获计划涉及到双方的降税安排。浦东台湾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盛九元表示,早期收获计划的实施,将给纳入清单的产业一个调整、缓冲期。第一步两岸可能会先开放影响较小的一些产业;第二步开放影响较大的产业,但不会造成整个产业结构、相关就业环境的“洗牌”;第三步再开放影响最大,亟待进行产业升级、调整的产业。“三步走”的安排非常符合两岸目前的经济状况和现实。
专家们指出,ECFA生效后,虽然两岸某些产业不可避免会遭遇“阵痛”,但受益的产业远远多于受损的产业,短期受到影响的某些产业将获得调整的机会。这意味着两岸重组产业链、经济转型具备了良好的开端。
华侨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副教授郭丽说,一些受冲击的产业可通过这次调整的机会,加速产业升级,实现产业转型,寻求新的产业定位,这对于改善台湾产业结构是一次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