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信息披露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财经海外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能源前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广告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暴跌之下慎言结构性机会
    基金再度注重仓位控制
  • 2万点大关
    失而复得
  • ■A股B股
  • 解禁日大逃亡 机构抛售重庆水务
  • ■期市
  • ■创业板
  • ■货币债券
  • ■基金
  • 资金改用防御性思路
  • ■港股
  •  
    2010年7月1日   按日期查找
    A5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5版:市场·动向
    暴跌之下慎言结构性机会
    基金再度注重仓位控制
    2万点大关
    失而复得
    ■A股B股
    解禁日大逃亡 机构抛售重庆水务
    ■期市
    ■创业板
    ■货币债券
    ■基金
    资金改用防御性思路
    ■港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万点大关
    失而复得
    2010-07-0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第一上海证券 叶尚志 ○编辑 杨晓坤

      ⊙第一上海证券 叶尚志

      ○编辑 杨晓坤

      

      港股经历了周二的下挫之后,30日继续受压走弱,外围股市的震荡未能稳定下来,令投资者维持谨慎观望的态度。然而,港股目前的走势,相比欧美股市和内地A股,都要来得强。事实上,美股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以及英国FTSE指数,都已经掉头回落至5月份的低位水平,而内地上证综合指数更是破底而落,创出了14个月以来的新低。受到外围股市的拖累,港股也不可避免的展开涨后回打,但是未打回原形,港股大盘仅是回整了过去一个月累计涨幅的一半。

      周三恒生指数出现裂口下挫,一开盘就打穿了20000点关口,但是一步到位,恒指低见19971点后,全天走势逐步回稳喘定。然而,在外围不明朗因素未能消除的影响下,港股的弹性依然疲弱,资金入市的态度保持谨慎。恒生指数收盘报20129点,下跌120点,成交量有555亿多元。盘面上,红筹股表现比较突出,逆市走高,华润创业(0291)涨了3.39%,北京控股(0392)涨了2.51%,中移动(0941)也涨了0.7%。出口股持续受压,思捷环球(0330)下跌1.16%,利丰(0494)下跌3.69%,而发了盈警的富士康(2038),更是急滑了6.92%,是表现最差的蓝筹股。

      市场重新关注全球经济复苏问题,尤其是在G20二十国集团高峰会上,欧洲国家表明了削减赤字的决心。在政府将会收缩开支和增加征税的背景下,投资者担心欧洲的复苏进程也将会受到阻碍。因此,在G20会议后,市场的谨慎气氛有所转浓。另一方面,欧洲央行在去年金融海啸期间,向区内银行发放了4420亿欧元的一年期贷款,而这一批贷款会在7月1日到期偿还,令得市场的短期流动性出现紧张。然而,欧洲央行已做好了特别安排,为市场提供无限制的3个月流动措施。因此,我们估计欧洲央行并非进行一刀切的退市收紧政策,而是通过贷款期的重新配置,把较长期贷款掉至短期贷款,逐步把金融市场回复至金融海啸前的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