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人士认为这暗示产业资本惜售情绪逐渐上升
⊙见习记者 方俊 ○编辑 朱绍勇
根据上证报资讯统计,截至6月29日,两市大宗交易平台上共发生841笔大宗交易,成交量为17.29亿股,成交金额为206亿元,和2009年下半年相比环比分别大幅下降了50%和45.35%;同时,数据显示自4月份大盘暴跌之后,大宗交易的折价率连续收窄。业内人士指出,大宗交易量大幅减少,而且折价率也出现收窄,说明股东惜售情绪上升。
成交金额环比下滑一半
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从今年年初到6月29日,两市共发生841笔大宗交易,成交量为17.29亿股,成交金额为206亿元,而2009年上半年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分别为29.89亿股和267.33亿元,同比分别下降了42.15%和22.94%。不过,实际上大宗交易环比下降更加明显,统计显示,2009年下半年的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分别为34.6亿股和376.99亿元,环比分别下降了50%和45.35%。
沪市公司是上半年大宗交易平台的主力军,共实现交易507笔,合计成交11.11亿股和125.6亿元;而深市公司共出现334笔大宗交易,成交量和金额分别为6.18亿股和80.4亿元。
从单月来看,1-3月份分别成交了3.8亿股、2.1亿股、2.98亿股和47亿元、23.6亿元、38.3亿元,而在大盘暴跌的4月份,大宗交易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双双激增,分别达到4.15亿股和53亿元;此后大宗交易成交量再次回落,5、6月份分别下降到2.2亿股和1.98亿股。
此外,数据显示,在大盘暴跌的29日,两市大宗交易数量激增至14笔,而25日和28日大宗交易仅分别成交5笔和6笔。专家指出,在大盘调整的时候市场恐惧气氛蔓延,大宗交易会更加频繁,如4月中旬大盘调整时大宗交易量也出现激增。
业内人士指出,大宗交易平台对大盘走势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今年前4个月大盘始终处于高位震荡的整理状态,大宗交易成交量急剧增长,显示市场对未来一段时间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及股市价值高估的担忧,而大盘果然从4月16日开始了一轮急跌。
二季度折价率明显收窄
统计数据显示,自4月大盘大跌以后,大宗交易不仅成交额、成交笔数出现下降,而且折价率也连续收窄。据上证报资讯统计,6月份以来大宗交易平均折价率为5%,而4、5月份平均折价率为6%、5.2%,大宗交易的折价率出现了明显收窄。而与此相应的是,在2、3月份大盘上涨期间,大宗交易折价率分别为7%、6.8%。另外,1月份折价率为7.2%。
而与整体折价率收窄相对应的是,近期大宗交易平台也大量出现溢价成交的案例。如6月28日,东方锆业出现一笔溢价15%的大宗交易,而这也是上半年溢价比例最高的一笔交易;6月29日,美尔雅出现了6笔溢价12%的大宗交易。
湘财证券策略分析师李莹表示,大宗交易量的剧降或说明大股东对市场价格的不认可,“如果市场认为价格过高,卖的动力就大,成交就会增加”。大宗交易折价率往往隐含了大股东对当前股价判断,折价率的大幅收窄和交易额的明显缩量意味着大股东可能认为当前股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低估。
专家认为,整体来看,在股市下跌阶段,大宗交易折价率呈现收窄趋势;在股市上涨阶段,大宗交易折价率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而大宗交易折价率的收窄意味着股价或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低估,股东惜售情绪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