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B基金周刊1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市场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请留在市场中
  • “股债联动”的跷跷板现象分析
  • 从世界杯赛中
    学习投基之道
  • 政府的硬币何时抛出?
  • 当幸福来敲门
  • 房子 车子 “钱袋子”
  • 下半年关注股债配置
  • 严守投资纪律战胜“股疯”
  • 巴菲特大学里最喜欢的两门课程
  • 下半年把握结构性亮点
  •  
    2010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请留在市场中
    “股债联动”的跷跷板现象分析
    从世界杯赛中
    学习投基之道
    政府的硬币何时抛出?
    当幸福来敲门
    房子 车子 “钱袋子”
    下半年关注股债配置
    严守投资纪律战胜“股疯”
    巴菲特大学里最喜欢的两门课程
    下半年把握结构性亮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股债联动”的跷跷板现象分析
    2010-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华富基金

      

      大家小时候一定都玩过跷跷板。在投资领域,也存在着所谓的“跷跷板现象”,这就是对“股”、“债”两个市场经常呈现出来的此消彼长、此起彼伏现象的形容。

      究其原因,都是“资金”在作怪。一般来说。作为相对独立的两个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间的相关性较小,呈现出不同的风险和收益特征,在相同的宏观经济条件下,二者在价格变动的方向、时间和程度等方面都有可能不同。但在证券市场整体资金供给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之间却存在了一定的资金分流效应。当大多数人看好股市时,资金纷纷流向股市,托起了指数,也吸引了更多资金的流入;而此时,债券市场因为少有人问津,自然显示出弱市行情。当股票市场处于弱市时,债券显示出固定收益类产品的优势,成为资金的低风险“避风港”。举例来说,08年底,金融危机阴影笼罩下的股票市场一蹶不振,而债券市场却火爆非常,而09年一季度当股市走出一波小牛市行情时,债券市场却被砸得相当厉害,让债市投资者叫苦不迭。

      随着越来越多金融产品和机构显现出对资金配置的需求,股债联动跷跷板现象出现的趋势也将越来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