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B基金周刊1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市场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期货私募已达千家 阳光化遇瓶颈
  • 四成私募表示将会申购农行A股
  • 股市猛增 债市持平
    上半年直接融资1.18万亿
  • 下半年限售股解禁市值超3万亿
  • 活动预告
  • 市场动态
  • 小盘股补跌
    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出171亿
  • 农行公开发售进展顺利
  • 每日关注
  •  
    2010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6版:市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市场
    期货私募已达千家 阳光化遇瓶颈
    四成私募表示将会申购农行A股
    股市猛增 债市持平
    上半年直接融资1.18万亿
    下半年限售股解禁市值超3万亿
    活动预告
    市场动态
    小盘股补跌
    上周主力资金净流出171亿
    农行公开发售进展顺利
    每日关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期货私募已达千家 阳光化遇瓶颈
    2010-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见习记者 方俊 ○编辑 朱绍勇
      股指期货推动了期货私募的发展 资料图

      ⊙见习记者 方俊 ○编辑 朱绍勇

      

      “我们最近正准备成立一家有限合伙制的投资管理公司,股指期货推动了期货私募的发展,以前‘工作室’形式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了”,某“期货工作室”老板表示。而这并不是个案,据记者了解,自从股指期货正式上市以来,期货私募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各类期货私募已有1000家左右。

      不过,由于一直处于灰色地带,期货私募的发展也遭遇到了瓶颈,目前,一些有实力的期货私募想通过有限合伙制的形式成立期货私募基金。但是,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秘书长李春瑜表示,“有限合伙制企业的税收问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未来有限合伙人模式能否大规模复制还需要拭目以待。

      

      期货私募生存方式多样化

      尽管经历了10多年的发展,但可以说期货私募真正受关注还是“托了”股指期货的福,据私募排排网杨志为估算,随着股指期货的推出,目前上海、深圳和江浙的期货私募有1000家左右。

      据了解,目前期货私募的主流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募集资金成立投资管理公司,一般由期货经纪公司、期货公司离职高管或资深交易员发起成立;另一种则是往往不成立公司,就在期货公司里搞几个房间就成立了团队,称之为“期货工作室”。

      整体来看,投资管理公司一般有公司法人作为法律保障,而且管理人一般也较为专业,相比较而言较为成熟。如成立于2005年1月的上海万珊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就有多个产品,其中金管家理财产品自2005-2009年收益均超过70%,今年以来收益也超过64%;而另一个产品万山系列期货理财计划历年收益也基本差不多,今年以来的收益更是超过100%。其董事长王海亮是中国第一批期货操盘手,在其从业期间,每年都保持50%以上的收益率。

      不过,期货私募界也是鱼龙混杂,有些期货私募的存在形式、业绩情况很难为外人所知,并不是所有的期货私募都很安全,有些客户亏得一干二净或被骗得血本无归的也并不少见。

      而“期货工作室”模式则期货公司利益相关,期货公司收入光靠佣金收入有限,无法在市场开拓方面提供充足预算,为了节省市场开拓的成本,许多期货公司都私下存在若干“期货工作室”。

      “期货工作室”相当于期货经纪公司的居间人,一般由优秀的操盘手创立,他们不是期货经纪公司的员工,但是可以为期货公司招揽客户,此外他们还负责为客户提供操作策略,甚至经客户授权后直接操盘。

      “期货工作室”的收入主要来自于期货公司的佣金分成,有的也可以参与协议期间的利润分成。小朱所在的“期货工作室”就是这种模式,“实事求是地说,一般我们代为操盘的客户很难赚多少钱,分成也是很少,我们主要还是靠期货公司佣金分成”。据他介绍,期货公司给了他们两个房间作为办公地,而他们主要负责拉客户并给部分客户操盘。

      

      期货私募拟通过有限合伙突围

      目前,无论是投资管理公司还是“理财工作室”模式,盈利模式都是“代客理财”,均以签订协议或者口头约定的方式进行委托理财,但目前都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这也是发展中面临的最大瓶颈。

      而这也给期货私募带来了两大麻烦,一是市场开拓难以进行,二是交易的效率受到影响,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成为期货私募行业的“心头之痒”。在期货私募这方面,王林则是“吃螃蟹”的人,其成立的上海富晶资产管理中心以有限合伙的形式作为突破口,而今年随着股指期货的上市,他们通过股指期货期现套利获得了较大成功。王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限合伙企业资金的进入和退出都很方便,管理人与客户分别以普通合伙人和有限合伙人的形式进入到合伙账户下,能快速合法解决资金的募集问题,而交易也很方便。”他认为,未来合伙制基金将成为气候。

      王海亮也对合伙制私募期货基金表现出浓厚兴趣,他表示,对于金额比较大的客户完全可以通过有限合伙的形式进行操作,而目前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准备。而据记者了解,目前很多期货私募包括一些“期货工作室”都有通过有限合伙制的形式成立期货私募基金的准备。

      不过,这也并不是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深圳市金融顾问协会秘书长李春瑜表示,“有限合伙制企业的税收问题是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他认为,有限合伙制在获得合法形式的同时,必须面对较高的税收和管理成本,“假如是个人的话,不但要给管理人交管理费,收益的部分还要交个人所得税,而其他形式的盈利并不需要缴纳”。

      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曲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期货私募基本上都是非阳光化,有限合伙的形式从法律上来讲没有约束;而在税收方面,有限合伙人若是自然人将按个人所得税法征税,而如果是公司将公司框架上征收企业所得税与营业税等各税种。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信托公司暂时还不能开设期货账户,而有限合伙制私募又存在税收障碍,期货私募是否会大规模复制限合伙人模式还需要拭目以待,总之期货私募的阳光化之路或还有一段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