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B基金周刊1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市场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财政收缩是为了经济增长更稳健
  • 约翰聂夫和他的成功之道——低市盈率投资法
  • 汇改半月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或微贬
  • 美就业人数下滑 道指创9个月新低
  • 新能源发展规划已草拟
  •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81)
  • 安徽省级开发区符合条件可扩区
  •  
    2010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财政收缩是为了经济增长更稳健
    约翰聂夫和他的成功之道——低市盈率投资法
    汇改半月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或微贬
    美就业人数下滑 道指创9个月新低
    新能源发展规划已草拟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81)
    安徽省级开发区符合条件可扩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财政收缩是为了经济增长更稳健
    2010-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乐嘉春

      □作者 乐嘉春

      作者系

      经济学博士

      继欧元区国家之后,英国和日本也先后加入到“财政紧缩”的阵营中,这标志着主要发达国家已经进入财政紧缩阶段。在刚刚落幕的G20多伦多峰会上,尽管G20领导人对是否要实施财政紧缩政策仍存在较大分歧,但最终还是认同了部分发达国家实施有区别的财政调整政策主张,G20多伦多峰会为此制定了发达国家削减财政赤字与债务的时间表。那么,采取财政紧缩政策是否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这是大家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

      从目前来看,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成了这轮“财政紧缩”浪潮的主要策源地。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的发生并导致欧债危机的爆发,迫使希腊、西班牙等国最先通过或实施“财政紧缩”计划,后来德国和法国表示也要采取财政紧缩政策来削减赤字。在G20多伦多峰会召开前夕,英国和日本又相继宣布了30年来最紧缩的财政预算。至此,由欧元区国家最早掀起的“财政紧缩”之风吹响了日本和英国等其他发达国家。

      在笔者看来,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欧元区国家之所以会纷纷采取财政紧缩政策来削减财政赤字,首先是因为这些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所占GDP比重已接近或早已超出规定的目标。以欧元区国家为例,除了希腊、西班牙等国外,德法等国也超过《稳定与增长公约》关于成员国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分别不得超过当年GDP的3%和60%的规定。

      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部分是由于一些欧元区国家不严格遵守《稳定与增长公约》中的相关规定,部分是各国政府为应对此次金融危机实施了极度扩张的财政刺激计划。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削减财政赤字的话,这些欧洲国家将面临希腊的困境而被降低信用评级,从而会导致债券市场对欧洲国家失去信心,最终将对欧洲的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构成巨大的冲击与影响。

      其次是因为欧债危机已经危及欧元的稳定。自今年以来欧元兑美元贬值幅度已超过15%,欧债危机的蔓延与升级是导致欧元下跌的直接原因之一。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对欧债危机展开救助活动,欧债危机将可能进一步演变为欧元区的经济危机,并危及欧元的稳定及生存基础。

      为此,一方面,欧洲和IMF达成了一项总额7500欧元的救助机制,以帮助可能陷于债务危机的欧元区成员国,防止希腊债务危机的蔓延;另一方面,通过实施财政紧缩计划来削减高额的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改善财政状况,使欧元区国家的财政变得更加稳健和可持续。从这个角度分析,实施“财政紧缩”计划对欧元的稳定、提升投资者对欧元区经济的信心都有正面的作用与影响。

      但是,欧元区国家、英国和日本等正在或计划实施大规模的财政紧缩计划,还是受到了更多的质疑声。因为,正是由于世界各国政府实施扩张性财政刺激计划,才刺激和维持了全球经济的复苏。鉴于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尚未稳固,一旦缩减政府支出过快或幅度过大,这将可能危及来之不易的经济增长或可能促使全球经济出现第二次探底。

      不过,主张采取财政紧缩政策的主要发达国家特别是欧元区国家却认为,财政紧缩与经济增长之间可以达到某种平衡。相反,如果继续放任扩张性财政刺激计划,将引发与欧债危机相似的危机爆发。其实,与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不同,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因面临经济过热压力,也需要实施适度财政紧缩措施。因此,主要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都有需要根据各自的国情,选择不同的路径与速度来调整扩张性财政政策,这将有助于消减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风险及消除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从这个角度分析,实施财政紧缩政策措施,更确切地说,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可能更有利于经济增长,也更有助于灵活应对未来新的冲击。

      基于上述分析,全球宏观经济政策面临不可逆转的调整趋势似已形成——G20集团国家已接受要适度调整财政政策的呼吁,只是更强调退出财政刺激计划的灵活性,并不强求整齐划一的行事方式,但前提是尽量避免过快或幅度过大的退出财政刺激计划可能引发经济增长的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