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观点·专栏
  • 5:公司
  • 6:市场
  • 7:市场趋势
  • 8:开市大吉
  • 9: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B基金周刊1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焦点
  • A7:基金·专版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市场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实战
  • A16:基金·对话
  • 财政收缩是为了经济增长更稳健
  • 约翰聂夫和他的成功之道——低市盈率投资法
  • 汇改半月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或微贬
  • 美就业人数下滑 道指创9个月新低
  • 新能源发展规划已草拟
  •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81)
  • 安徽省级开发区符合条件可扩区
  •  
    2010年7月5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财政收缩是为了经济增长更稳健
    约翰聂夫和他的成功之道——低市盈率投资法
    汇改半月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或微贬
    美就业人数下滑 道指创9个月新低
    新能源发展规划已草拟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81)
    安徽省级开发区符合条件可扩区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汇改半月 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或微贬
    2010-07-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李丹丹 ○编辑 朱贤佳

      ⊙记者 李丹丹 ○编辑 朱贤佳

      

      回顾央行6月19日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以来的半个月,汇市经历了近两年时间中所不曾出现的起伏行情。除人民币对美元较为明显的升势以外,市场关注的焦点就是人民币的双边波动幅度加大。业内表示,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是美元近段时间在国际市场上表现疲软,以及人民币开始参考其他货币,因此半个月来,人民币相对于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可能是在贬值的。

      

      对美元升值0.8%

      半个月内,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由6.8275升至6.7720,上浮555个基点,升值0.81%,期间多次刷新2005年7月21日汇改以来的新高。其中,最大单日涨幅295个基点,最大单日跌幅122个基点。

      即期市场也不甘示弱,较之6月18日人民币对美元的收盘价,7月2日收盘价上浮551个基点升至6.7711,升值也近0.81%。

      而市场对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并没有随着中间价以及即期汇价的升值而逐渐加强。央行宣布进一步推进汇改后的第一个交易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上,1年期美元对人民币贴水1200个基点左右。而到了7月2日,1年期美元对人民币贴水仅975个基点。

      同时,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NDF)市场上,7月2日1年期美元对人民币报6.6680左右,而6月21日,1年期美元对人民币报价为6.6250。这说明,市场对于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在这半个月内已由相对强烈逐步归于理性。多家券商和银行均认为,人民币在今年年底之前,升值幅度在2%左右。

      

      弹性显著增强

      在升值的同时,人民币汇率的弹性增强是有目共睹的。短短两周内,人民币中间价先后经历了上涨295个基点,下跌122点,再次上涨204点,在几个交易日的平息后,连续两个交易日又分别上涨51点和138点。

      即期市场上,人民币的双边振幅也在加大。6月21日,人民币对美元盘中一度涨幅达0.45%,逼近人民币日内波幅的上限。随后的交易日,在中间价大涨的同时,即期市场又“戏剧性”地下跌135个基点。

      人民币汇价在短时间内如此较大幅度地涨跌,在两年的时间内尚属首次,符合央行进一步推进汇改的意图,即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也契合央行所说“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对“一篮子”汇率或贬

      此次进一步推进汇改的重要一点是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从近期人民币中间价的走势看,实则已经在参考一篮子货币。据记者计算,这半个月来,人民币对英镑的中间价贬值1.35%,对欧元升值不到0.1%。

      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陆前进提出了“人民币核心汇率指数”的概念,他选取美元、英镑、欧元、日元、港币为指数货币并分别赋予它们一定的权重,最后综合的指数可以反映人民币币值水平的总体变化。

      以2006年8月为基期(100)计算,6月21日的“人民币核心汇率指数”为111.3585,而7月2日则下降为110.9682。陆前进认为,近期非美元货币在国际市场上走强,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在升值,但其汇率指数是下跌的。

      央行相关人士表示,对企业和居民来说,在当前贸易和资本往来多元化的格局下,不宜单纯依据美元来衡量人民币汇率,而应从双边汇率转向多边汇率,更多关注篮子汇率变化,以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的变化来看待人民币汇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