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路演回放
  • 4:焦点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汇金承诺现金认购中行配股
  • 普华永道:预计下半年
    2-3家海外企业国际板上市
  • 上半年业绩规模双变基金行业洗牌苗头初现
  •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82)
  • 再融资潮“洪峰”将过 银行股投资现分歧
  • 金融地产能否再现牛市辉煌
  •  
    2010年7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汇金承诺现金认购中行配股
    普华永道:预计下半年
    2-3家海外企业国际板上市
    上半年业绩规模双变基金行业洗牌苗头初现
    华安指数基金百问百答(82)
    再融资潮“洪峰”将过 银行股投资现分歧
    金融地产能否再现牛市辉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金融地产能否再现牛市辉煌
    2010-07-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朱绍勇

      

      经过前期的下跌,金融地产股估值已经接近历史低位,金融地产股也承接上周五的反弹态势,昨日午后再次试图拉起,但无奈反弹力度非常有限。如何看待金融地产股的走势?下半年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投资策略?本期对话邀请国信“金理财”价值增长投资经理潘剑,展博投资总经理陈锋展开讨论。国信“金理财”价值增长收益率2009年位于全部券商理财产品的首位;新生代私募展博1期在2009年6月1日以来的近300只阳光私募产品中以43.17%的累计收益率排名第二位。

      记者: 经过前期的大幅杀跌,金融地产等大盘蓝筹的估值已经相对便宜,你看好金融地产等大盘蓝筹股吗?

      潘剑:金融地产股票静态的估值确实已经非常便宜,前期的下跌的确也已经再很大程度上释放了市场对于前景的担忧,甚至可以说这些行业股价的表现已经有点超越其基本面实际的下滑速度了,在目前这些行业已经超跌的情况下,出现反弹是很正常的现象。但是,A股市场目前的特征是提前量非常大,也就是大家会将很超前的预期反映到股价上去。金融地产等行业是中国过去20年的发展模式的代表,他们多年来高速的成长和出色的盈利能力使其获得了蓝筹股的地位,但是,他们已经是旧时代的蓝筹股了。在经济转型调结构的大背景下,这些行业的整个盈利前景和发展速度都需要重新审视,不能够再以过去的经验来评估。从中国大的发展进程来说,金融地产很可能已经走完了他们最黄金的时光。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地产的估值很可能出现长期的低迷。就地产而言,未来的政策环境将会长期压制其利润率水平。所以,我们仍然不看好金融地产行业的长期前景,最多也只会在这些行业进行一些交易性的操作。

      陈锋:金融地产的估值主流卖方已经有最详实的研究和最密切的跟踪,就像大家把NAV作为地产股的估值底线,现在如何解释股价的大幅折价,是不是我们估值过程出了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金融地产等大盘蓝筹的便宜只是“相对”,结合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结构转型的背景,金融业、在房地产业等传统周期性行业发展水平很难恢复到过去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我们认为金融、地产、钢铁等周期性大盘蓝筹股很难再现原来牛市中的辉煌。

      记者: 中小盘会再补跌吗?如果中小盘分化的话,你看好哪些行业的中小盘股

      陈锋:中小盘股票包括医药、消费类等前期抗跌的品种已经出现了明显的补跌情况,这也符合我们最基本的市场逻辑,在一些阶段,受增长预期、流动性、市场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中小盘或者其他板块的股票允许估值泡沫的存在,也可以从中获得超额收益,但市场系统性风险来临,一定存在估值中枢下移,表现出来的就是补跌。我们比较看好新能源汽车、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在未来既有增长支撑也有实际业绩支撑的公司,至于何时买入,需要寻找合适的时机。

      潘剑:如果中国经济二次探底的幅度和速度超出市场预期,股指进一步受压,中小盘股所代表的高成长、新兴产业股票也必然会补跌,毕竟其估值水平已经相当高了,如果这一类的股票估值回归,我们有信心能够从中选出一些有投资价值的公司。即使短期调整,但我们认为这一类的股票估值将长期高企。行业上来说,我们还是看好医药医疗、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低碳以及TMT等产业。

      记者:今年下半年应该采取何种投资策略?

      陈锋:我们对宏观经济不是太悲观,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导的结构转型期是大家的一致预期,但是胡锦涛主席也指出:“经济转型不是一个短期任务,而是着眼于中长期发展的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决策”,我们认为自2009年8月以来A股市场的调整是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折射和反应。在5月份大盘跌到2500点时我们判断不是市场底部,到6月30日已经跌破2400点,我们还是维持自己的判断,市场将在底部震荡,存在结构性机会,但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耐心等待中小板、创业板包括主板具备高成长潜力的公司估值回归,耐心等待医药、消费等领域分化,在市场震荡中挑选、跟踪符合未来市场方向(基本面和市场面)的股票构建我们的股票池,等待买入时机,我们也会密切跟踪宏观政策的变化,把握周期品阶段性交易机会。

      潘剑:指数的底部将出现在下半年,我们将会继续轻仓操作,等待高成长、新兴产业类公司出现更高的投资机会时适时加仓,并可能在二次探底预期充分释放时阶段性买入周期性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