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2:专版
  • B3:专版
  • B4:专版
  • B5:专版
  • B6:专版
  • B7:专版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刘易斯拐点也是机遇
  • 我命在我不在天
  • 隐患须及时消除
    生存困境更须破解
  • 别再失去实现增长动力转换的良机
  • 银行雇人“软暴力”催债
  • 欧洲债务危机浪潮背后的真实意图
  •  
    2010年7月8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刘易斯拐点也是机遇
    我命在我不在天
    隐患须及时消除
    生存困境更须破解
    别再失去实现增长动力转换的良机
    银行雇人“软暴力”催债
    欧洲债务危机浪潮背后的真实意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隐患须及时消除
    生存困境更须破解
    2010-07-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马红漫

      ⊙马红漫

      

      一路高歌猛进的银信合作,因银监会全面叫停银行人民币理财对接信托业务而遭遇“急刹车”。据报道,银监会之所以做出这一决定,主要是担心急剧膨胀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冲击银行资产质量、规避监管。

      不可否认,在为双方带来“共赢”的同时,现有银信合作模式蕴藏着诸多风险,需要得到及时厘清。银行隐形放贷、信托公司沉迷于低端竞争等问题如影随形,亟待主管部门合理规制。银信合作模式转型已势在必行,但一刀切式的叫停做法,却仍值得商榷。

      伴随着去年天量信贷的放出,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量“井喷”。截至今年5月,其规模已达6149亿元,几乎与当月银行人民币新增贷款规模相当。因为双方间利益趋同关系紧密,银信合作项目发展得如火如荼,而银行也可借此规避主管部门对放贷规模的监管。今年以来,国内放贷规模收紧,新增人民币贷款目标为7.5万亿元左右,远低于去年的实际放贷规模9.59万亿元。与此同时,主管部门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项目解包还原、限制二套以上房贷等要求,客观上也抬高了地方融资和住房贷款的门槛。但基于自身贷款收益的考量,许多银行对这两大领域的信贷业务“恋恋不舍”。由此,银信合作的“变形”优势就显现了出来,即银行通过将相关贷款项目由信托公司“打包”处理成理财产品,再经由银行出售给投资者,以曲线实现放贷目标。而且,相关贷款业务在形式上演变为“表外”的中间业务,银行借此得以“巧妙”地规避了计提拨备、资本监管等审慎要求。另外,发展前景迷茫的信托公司,在与银行的合作中也实现了瓶颈突破。此前,信托公司在市场夹缝中生存,自己发行的集合信托理财产品规模较小,且对投资者硬性要求较多,许多信托公司面临难以为继的困境。虽然在银信合作项目中,信托公司仅充当了“平台”角色,恶性竞争甚至将业内报酬率降低至3%。左右,但他们无需承担风险、不用寻找客户源,恰恰与其羸弱的内部实力相匹配。故而,信托公司对该业务可谓是乐此不疲。

      然而,就整个金融业健康发展而言,信贷资产大量“出表”,极大地弱化了信贷规模调控的现实绩效,让社会投资速度、楼市调控、地方融资规模等游离在监管部门的视线之外,不利于金融环境和社会秩序的维稳。其间,信托公司也在盈利短视中忽略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职能定位,沦为了银行规避监管的合谋者。有鉴于此,银监会曾于去年7月、12月及今年1月接连发文,通过叫停理财资金投资于未上市公司股权、对敏感的信贷资产转让、证券投资银信合作产品予以监管等限制,缩小银信合作空间。但事实表明,银行与信托公司基于对自身利益的诉求,一直在不断地变通合作模式,致使合作产品的规模日趋庞大,最终才引致“全面叫停”的严厉打击。

      银监会这次“全面叫停”,对银信合作祭出猛药,在立竿见影地封堵信贷监管漏洞的同时,也会倒逼信托公司重新思考回归本位、通过提升专业实力寻求长远发展之计。不过笔者以为,更有效监管应表现为对市场的合理引导,“一刀切”并不利于满足银行盘活信贷资产需求、也没有为信托公司转型预留空间,过于激烈的政策难免会引致银行谋取其他投机形式、信托公司举步维艰等负面迹象。对于银信合作项目监管,堵不如疏。

      事实上,只要监管信息透明、参与机构定位科学,市场自发形成的银信合作项目就不足为惧。目前,国内针对银信合作项目规模缺乏统一的清算平台,即便是监管部门也难以动态、准确地掌握相关业务情况。而只有尽快建立覆盖全国的结算系统,对称的信息才会促使调控举措有的放矢。而且,在合作过程中,现有银行与信托公司的角色定位当重新划分:前者优势应当为基于网点、规模效应而来的资金募集能力;而后者则应承担起产品设计、项目开发、交易结构设计以及风险控制等职能。当然,就目前信托公司的业务实力而言,承载如此重任着实勉为其难。信托公司亟待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寻找新的生存空间。而相关部门也可以考虑放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以缓解银行盘活信贷资产之困,进而推动银信合作步入正轨。

      隐患须及时消除,生存困境更须破解。意在长远的行业发展规范举措才更具绩效。 (作者系上海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