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能源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2:专版
  • B3:专版
  • B4:专版
  • B5:专版
  • B6:专版
  • B7:专版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渠道商也举牌
    格力电器产业伙伴向“错杀”宣战
  • 港股增持一览
  • ■信息大全
  • 两大股东再演“隔空交战”
    *ST宏盛归属悬念犹存
  • 近期港股增持不断 或为市场注入信心
  • 阳光城“过桥融资”逾10亿
    年利息上亿几乎“吃光”利润成忧
  •  
    2010年7月8日   按日期查找
    9版:公司纵深 上一版  下一版
     
     
     
       | 9版:公司纵深
    渠道商也举牌
    格力电器产业伙伴向“错杀”宣战
    港股增持一览
    ■信息大全
    两大股东再演“隔空交战”
    *ST宏盛归属悬念犹存
    近期港股增持不断 或为市场注入信心
    阳光城“过桥融资”逾10亿
    年利息上亿几乎“吃光”利润成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渠道商也举牌
    格力电器产业伙伴向“错杀”宣战
    2010-07-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郭成林 ○编辑 李小兵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李小兵

      

      格力电器今日披露权益变动报告,5月21日至6月30日,二股东京海担保持续购入公司861万股,增持比例为0.46%。京海担保持股比例由9.82%增至10.28%。

      详细来看,京海担保于5月份增持647万股,价格区间在20.15-21.75元/股;6月份增持222万股,价格区间在18.63-20.82元/股。由此粗略估算,公司此次举牌耗资约在1.7亿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京海担保称本次举牌的目的在于通过增持公司股份,表达对公司未来的发展信心。同时,京海担保也有意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

      值得注意的是,京海担保主要股东为河北格力电器营销有限公司、河南诚信格力电器市场营销有限公司、浙江通诚格力电器有限公司、山东格力电器市场营销有限公司及重庆精信格力中央空调工程有限公司。可见,上述均是格力的重要渠道商,合计持股84%。

      回溯相关资料,2007年4月25日,格力集团与京海担保签署股权转让协议,以10.26亿的价格转让所持8054万股格力电器,占当时总股本的10%。而4月10日,格力电器旗下十家经销商已收购了原京海担保两股东所持股权。再查其2006年年报,该10家销售公司占格力内销总额的65%以上,即格力空调的主力经销商。

      在当时公告中,格力集团解释向京海担保出让股权的初衷为,通过受让股份建立厂商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促进格力电器与经销商共同持续健康发展。而当时,更多的观察者则解读该次股权交易为:传统家电业龙头从自建渠道、并与之从实业到资本上均实现利益捆绑,进而以此将经营重心向产业链中下游渗透,也向国美、苏宁等渠道霸主“宣战”。

      格力的“捆绑”战术是否成功?虽然三年来,市场并未看到别的家电制造企业效法格力,但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以当时价格折算京海担保的投资成本仅12.73元/股,如今通过2008、2009年两次转增已加至1.85亿股,而公司的最新股价为20元。

      以此估算,十家经销商三年浮盈已有27亿,投资收益率高达2.7倍。在此情况下,他们并未选择减持而是继续“做多”,似乎也折射了“捆绑”模式的一种“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