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公 司
  • 7:公司纵深
  • 8:公司前沿
  • 9:观点·专栏
  • 10:能源前沿
  • 11:调查·区域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特别报道
  • 14:特别报道
  • 15:特别报道
  • 16:特别报道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工资上涨带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动力
  • 6月重工业用电增幅大幅回落 产业结构调整转折点显现
  • 发改委明确四类价格违法行为
  • 深圳立讯精密主板IPO过会
  • 中国城市
    综合竞争力提升迅速
  •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6月末已达186%
  • 财政部要求地方
    压缩结余结转资金规模
  •  
    2010年7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要闻
    工资上涨带来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动力
    6月重工业用电增幅大幅回落 产业结构调整转折点显现
    发改委明确四类价格违法行为
    深圳立讯精密主板IPO过会
    中国城市
    综合竞争力提升迅速
    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6月末已达186%
    财政部要求地方
    压缩结余结转资金规模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发改委明确四类价格违法行为
    2010-07-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吴婷 ○编辑 刘玉凤

      ⊙记者 吴婷 ○编辑 刘玉凤

      

      对于近日公布的《关于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价格违法行为处罚的特别规定(征求意见稿)》,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日前明确,捏造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牟取暴利、串通涨价等四类行为属于价格违法行为。

      《特别规定》规定了四类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较为常见的违法行为,并在原有法律法规基础上对每类违法行为的法律构成要件作了细化:一是捏造散布涨价信息行为。市场价格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如果任凭部分市场主体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就可能加剧群众的紧张心理,导致供求失衡,推高市场价格;二是恶意囤积行为。在一般情况下,储存多少商品,什么时间出售,完全由经营者自主决定。但对于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发生异常波动的商品,如果经营者多进少售、只进不售或者囤积拒售,就会进一步减少市场供给,推高价格,损害消费者利益。三是哄抬价格牟取暴利行为。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在以盈利为目的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特别规定》要求,在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经营者的产销或者进销差价额不能超过正常时期差价额一倍;四是串通涨价行为。只有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经营者才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的内在动力,消费者才可能得到物美价廉的商品。经营者通过串通谋求涨价,排除、限制了正常的市场竞争,损害了消费者权益,是法律所明确禁止的。市场价格异常波动时期的串通涨价行为,危害性更大,因此《特别规定》对串通涨价行为作了专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