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的馅饼而非鸡肋
⊙记者 苗燕 ○编辑 颜剑
作为农行最为独特的业务之一,县域金融业务不仅仅是高层赋予农行的一项业务发展方向,经过近年来的摸索,更是农行未来重要的利润增长来源。因此,县域金融业务,对农行来说,无疑是一块巨大的馅饼而非鸡肋。
县域潜在机会不容小觑
“如果你认为中国的县域就是农村,那么你错了”,在路演期间,农行的高管们反复在不同场合强调着这样一个概念。
事实上他们说得没有错。县域经济确实是以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形态,但县域地区作为中国城镇化、工业化和产业梯度转移的主要承载区域,近年来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2001 至2008 年,县域地区名义生产总值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6.8%,高于全国名义GDP15.5%增速1.3个百分点。而由城镇化、工业化和产业转移以及国家支持政策等驱动因素仍将持续或强化,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将持续加强。
近年来,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008 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达到5956 亿元,同比增长37.9%;2009 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为7253 亿元,同比增长21.8%。
一方面,政府不断加大对农业经济直接扶持的力度。另一方面,还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此外,政府还不断完善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等消费刺激政策,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消费升级。
无论是县域经济、县域的企业、还是县域的普通消费者,对于金融资源的渴求,都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呈现上升趋势。
农行已成为县域金融领导者
数据显示,在工、农、中、建、交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中,农行在县域的网点最多,几乎覆盖了全国99.5%的县级行政区。此外,农行在县域地区拥有完整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强大的IT 系统支持,以及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全面的产品组合。这是其他大型银行、农商行、农信社所望尘莫及的。
在县域地区,农行还拥有庞大的客户基础。截至2009年12月31日,农行拥有县域个人存款账户3.4 亿个,县域个人贷款客户360.4 万个,对公存款账户数115 万个,有贷款余额的公司客户3.37 万个。三农金融业务贷款总额和存款总额分别占全行的28.8%和40.5%。根据银监会的统计,截至2008年12月31日,农行三农金融业务贷款和存款在全国县域金融市场的份额分别为13.6%和21.6%。
为进一步巩固在县域金融市场的领导地位,农行以位于县域地区的2048个县级支行和22 个二级分行营业部为基础组建三农金融部,开展三农金融业务的事业部制改革试点。农行高层曾表示,这将有利于突出农行的战略重点、加强风险控制、提高运营效率,同时更好地满足县域客户快速增长且日益多元化的金融需求。
三农金融业务盈利空间看好
数据显示,随着农行三农金融业务的风控能力和经营效率持续改善,财务业绩强劲增长,其2009年的税前利润已从2007年的94.34亿元增加至209.4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49%。
据了解,农行的12737个县域机构大部分位于经济较为发达的县级市所在地及县城。在县域对公业务方面,行业龙头等优质企业是农行的主要目标客户。这决定了农行的业务收入来源不仅稳定而且质量良好。
农行年报披露,去年,该行三农金融业务税前利润较2008年的134.44亿元增长55.8%,主要是由于业务规模增加,生息资产结构改善以及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快速增长。其中,利息净收入是三农金融业务营业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2009 年、2008 年和2007年,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3.1%、84.5%和79.6%。2009 年、2008 年和2007 年,三农金融业务利息净收入分别为704.53 亿元、603.28 亿元和366.3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 8%和64.7%。
在利润迅速增加的同时,三农金融业务的资产质量也在持续改善。数据显示,农行三农金融业务不良贷款余额以及不良贷款率均逐年下降,不良贷款率从2008 年12 月31 日的5.51%下降至2009 年12 月31 日的3.69%。截至2009年末,各地区三农金融业务不良贷款率较上年均有所下降。其中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下降幅度最大,分别达到9.46、3.57和2.77 个百分点。
农行高层表示,中国快速增长的广大县域地区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作为一家拥有完整的三农金融服务体系的大型商业银行,农行将利用在县域市场的领先地位和先发优势,进一步扩大农行在县域地区的业务经营与客户渗透,使三农金融业务对其盈利有更高的贡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