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调查·公司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A市场动向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专 版
  • 12:调查·市场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专版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专版
  • A7:基金·海外
  • A8:专版
  • A10:基金·基金投资
  • A12:基金·互动
  • A14: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5: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6:基金·对话
  • 抢建仓良机 新基金扎堆发行
  • 寻找新兴经济的胜者
  • (上接基金周刊3版)
  • 中证银河99指数问与答(3)
  • 广发亚太(除日本)精选今起发行
  • 大小规模抗跌公司精彩各异
  •  
    2010年7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A10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10版:基金·基金投资
    抢建仓良机 新基金扎堆发行
    寻找新兴经济的胜者
    (上接基金周刊3版)
    中证银河99指数问与答(3)
    广发亚太(除日本)精选今起发行
    大小规模抗跌公司精彩各异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接基金周刊3版)
    2010-07-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上接基金周刊3版)

      风格转化:

      “狼来了”的故事?

      在中小盘个股出现调整之际,前期多数机构“避之不及”的银行、地产等周期类大盘蓝筹却初现企稳反弹之势。当“风格转化”再度被提及时,业内关于这个词已经出现了审美疲劳。

      在“风格转换”上演N次都以失败告终后,那么,这一次是否会像同威资本董事总经理李驰所言,“狼来了”的故事再次上演,当市场都不再相信会“风格转换”的时候,却成功了?

      李驰的逻辑很简单,即认为高估的股票迟早下跌,低估的股票迟早上升,金融股等越被低估,上涨的空间越大,市场发生风格转化的概率也就越大。南方基金也认为,风格转换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已经初步显现,中小股票大幅回调,同时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大盘蓝筹逐步企稳。

      长城基金则明确指出,流动性以及对未来经济的预期是影响风格转换的重要因素,未来大盘股有望相对跑赢。在长城基金看来,经济下行的趋势得以确认,企业盈利下调开始显现,则在这个阶段,估值相对高的小盘股具有更高的波动性,因此其估值水平相对大盘股可能会出现下降。

      结合对流动性和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长城基金认为,“由于下半年经济增长将明显回落,加上流动性大的方向上仍然收缩的,尽管在前期下跌阶段的小盘股持续跑赢市场,但后期风格转换实现概率较大,未来大盘股有望相对跑赢。”

      华宝兴业认为,风格转换背后的逻辑是市场是否对于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的估值产生误判,即是否市场给予传统行业太低的估值、而给予新兴行业太高的估值。或许汇改是以金融、地产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股票估值纠错的契机,在投资者一致看好新兴行业股票的当下,或许被抛弃在角落里的周期股倒是更值得关注。

      不过,更多的公、私募基金并不看好风格转换。汇添富基金认为,银行、保险等低估值蓝筹板块的持续上涨仅靠目前捉襟见肘的存量资金挪移尚难以完成。

      诺安基金认为,在发生根本性转折点的时候,均值回归是没有意义的。不能简单用过去几年大小盘股的溢价水平,说小盘股溢价太高,一定要回归。整个宏观经济,包括未来经济增长的动力,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小盘股溢价有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存在。很难真正切换到大家期望的那样,大小盘风格发生完全转换,在目前可预见的一年里看不到。

      值得注意的是,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风格是否转换只是表像问题,做投资更多应该从经济所处的周期考虑行业配置,从行业的发展前景考虑个股选择。

      大多数公、私募基金倾向于认为,中小板的估值泡沫会逐渐破灭。短期内相对看好前期超跌、不确定因素逐渐减少的低估值板块,如金融、地产、钢铁等。但就长期战略性策略而言,则仍旧注重有甄别的、分散时机买入符合经济转型方向和主题的优质企业。

      

      “辩”趋势:

      分歧巨大

      市场再度于2400点一线展开“拉锯战”,在目前的市场点位上,坚决看空者和坚定看多者,或许都需要勇气。

      今年来“踏错”市场节奏的公募基金,对下半年市场趋势预判多少显得有些“中庸”。

      大部分公募基金认为,下半年A股将表现出箱体震荡运行态势。例如,大摩华鑫认为,影响股票市场的政策因素将逐渐淡化,股票市场缺少向上和向下运行的政策推力,股指将在新的箱体内继续震荡运行。对经济回落的幅度和时间量度难以判断以及新经济周期起点尚不明朗,决定了市场的运行缺乏方向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公募基金对于后市预判较为“中庸”,不过从其实际投资来看,整体表现出悲观情绪。据券商基金仓位监测,即时市场近期出现年内最高周涨幅,然而基金的仓位依然保持在低位徘徊,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相反还有逢高减磅的动作。

      显然,基金经理并不为一时的反弹而采取行动,看淡情绪依然浓厚。此外,6月份以来成立的多数次新基金一致选择空仓静待投资时机,对经济增速放缓的担忧令基金对底部判断更为谨慎。

      不过,相对与公募整体谨慎的心态而言,私募基金的观点则十分鲜明。在私募中极度乐观者如慧安投资董事长沈一慧,在其看来,市场可能在三季度或四季度见底,触底之后将展开一轮不少于两年的牛市。同威资本董事总经理李驰也认为,目前A股市场对价值投资者而言是大的机会。

      悲观派如天津仙童董事长张晓君,在其看来,目前影响市场的因素中,除了股市下跌导致估值降低外,其他因素都没有什么改变,所以维持看空策略不变,对下半年依然心存谨慎。张晓君表示,“反弹赚小钱,做空赚大钱。未来几年,做空全球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此外,亦有相当部分私募表示将“轻指数,重个股”。在世通资产董事长常士杉看来,市场见底不能单靠内在因素,还要靠政策、业绩预增等外在因素。目前既不是熊市,也不是牛市,而是一个“上蹿下跳”的震荡市,所以给市场的定位是机会大于风险,而且就个股而言有大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