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调查·公司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A市场动向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专 版
  • 12:调查·市场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专版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专版
  • A7:基金·海外
  • A8:专版
  • A10:基金·基金投资
  • A12:基金·互动
  • A14: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5: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6:基金·对话
  • 超高拆借利率预示着什么——陆家嘴面馆杂谈录之二
  • 理顺收入分配格局需连闯几道险关
  • 钟摆这次移向了监管
  • 外论一瞥
  • 全球15亿人无电可用
  • 牺牲环境的发展,意义何在?
  •  
    2010年7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观点·专栏
    超高拆借利率预示着什么——陆家嘴面馆杂谈录之二
    理顺收入分配格局需连闯几道险关
    钟摆这次移向了监管
    外论一瞥
    全球15亿人无电可用
    牺牲环境的发展,意义何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10-07-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外论一瞥

      《莫斯科时报》7月14日文章

      不能以“市场信心”判断经济

      资本主义市场过去担心意识形态对市场的扭曲,执着地相信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理性人,但在今天,市场情绪却成为驱使政府行为的幽灵。所有政府都被迫提前进入财政削减,即使失业率仍然高居不下,私人消费的需求仍生机不足。许多国家执行着他们自己都不相信的结构改革,仅仅是为了照顾所谓的“市场情绪”。

      市场情绪孵化的恐慌,曾一度是穷国的梦魇。20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债务危机、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都是例证。高度负债的发展中国家认为,他们除了为市场不断注入强心针以外,别无选择,否则就要面临巨额资本外流的苦境。现在,这一情境在西班牙、法国、英国、德国重现。

      危机时刻,市场信心变成了一个微妙的概念,成为哲学家所说的“社会建构”,也就是说“市场信心”之所以存在,不是因为它确实存在,而是因为我们相信它存在。

      如果经济逻辑清晰,政府不必依市场信心来判断该做什么,而是应该判断哪些政策是正确的、有效的,市场信心,是在政策推动获得经济成就之后自然出现的。

      政府偿还其债务的能力和意愿,取决于现在和未来无限的偶然事件,不仅包括税收和开支计划,也包括经济状况、外部环境和政治处境。所有这些都高度不确定。

      今天,市场认为大规模的财政赤字是政府清偿能力的最大威胁,明天市场又认为真正的问题是低增长和从紧财政政策。现在,市场担心政府施政决心、能力不足,未来,市场又质疑财政支出大力削减造成的社会福祉损失。

      无人能够预测市场情绪将移向何处,因此,跟随市场信心的指令来调整经济航向是盲目的。如果危机继续恶化,那政治领导人应承担责任,不是因为他们忽视了市场,而是对市场过分执迷。

      (作者系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丹尼·罗德里克 贺艳燕 编译)

      

      《日本经济新闻》7月16日社论

      扩大内需是中国当务之急

      中国4至6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去年同期相比实际增加10.3%,经济发展过热的局面略有缓和。作为经济增长最大原动力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放缓,出口和贸易顺差却急剧扩大,消费也保持了较高的增幅,可以说中国经济正在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

      避免中国经济过热以及不动产泡沫,对于世界经济的持续增长来说也并非坏事。只是希望中国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不要因为过度减速而给世界景气带来不好的影响。在为了抑制泡沫而采取略带紧缩意味的金融政策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到勿让在雷曼事件后提出的内需刺激政策的效果半途而废。

      中国的贸易顺差从5月开始再次急剧扩大。然而,美国在消费复苏方面却开始出现后继无力的迹象。对于中国来说,贸易出口高于美国的欧盟(EU)各国,以希腊财政危机为契机倾向于紧缩的财政政策,失业率也居高不下,景气复苏的势头并不强烈。亚洲的新兴国和地区的经济运营支持点正在从景气复苏向防止过热转变。

      无论如何,已成为世界最大贸易国的中国如果继续以主要依赖外需来实现经济高增长率的话,对世界经济无疑是雪上加霜。人民币对美元价格从6月开始缓慢提高,但不应排除更为大胆的升值可能性。劳动者工资的抑制、社会保障体制的不完善,造成了个人消费停滞不前以及过剩储蓄现象的产生。因此,中国政府应加紧完善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向由内需主导的经济持续发展的道路迈进。(梁宝卫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