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路演回放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中国华融进军PE
  • 热中防冷 PE基金自有“反周期”法术
  • 海南成立旅游产业基金
  • 为何风投家与实业家都“押宝”移动互联网
  • 上半年PE业绩秀:
    内资靠撒网 外资靠眼光
  • Ventech-China合伙人郭佳:“三网融合”初期风投最青睐服务分销商
  •  
    2010年7月20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公司融资
    中国华融进军PE
    热中防冷 PE基金自有“反周期”法术
    海南成立旅游产业基金
    为何风投家与实业家都“押宝”移动互联网
    上半年PE业绩秀:
    内资靠撒网 外资靠眼光
    Ventech-China合伙人郭佳:“三网融合”初期风投最青睐服务分销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热中防冷 PE基金自有“反周期”法术
    2010-07-2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先妮 ○编辑 全泽源
      消费行业蕴藏着丰富的PE投资资源

      随着国内创业板的推出及持续扩容,一级市场越发活跃,PE/VC在华迅猛发展,各路资本都要涌入风投行业。在“僧多粥少”的态势下,风投和私募股权基金如何防范“追高”风险?日前,记者从清科集团主办的“第十届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中期论坛”中调查发现,VC/PE或多或少在实施着“反周期”的策略:VC/PE们除了继续关注广义IT业外,开始更青睐弱周期的消费行业及医疗健康业、颇受政策扶持的清洁能源行业。更有风投明确表示,尽管市道很热,但公司原则上不投超过10倍市盈率的项目。

      ⊙记者 朱先妮 ○编辑 全泽源

      城镇化带来消费热潮

      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消费行业共吸引了来自PE基金高达68.62亿美元的投资,占当年总投资金额的79.3%,投资案例数量亦占比过半。

      东方富海董事长陈玮在日前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公司侧重对消费品、新材料新能源、IT和通讯以及教育和健康等行业的投资,其中消费品和教育及健康两大块隶属消费行业范畴。陈玮认为,中国日益庞大的中产阶级将成为未来消费的生力军,本土的大品牌服装服饰企业、在职培训机构以及家庭医疗等龙头企业都是公司的密切关注点,也或将成为创投界争相抢夺的大热门。

      清科集团创始人倪正东介绍,VC选择投资的前四大行业依次是互联网、医疗健康、清洁技术和消费,PE则对连锁的投资额度最大。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以稳步推进城镇化为依托,优化产业结构,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创投界资深人士认为,随着政策效力的逐步显现,国家政策层面的倾向将直接利好诸如服装、食品饮料﹑家电、医疗服务和教育与培训等在内的大众消费的行业。

      除此之外,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庞大的潜在消费需求也将逐渐释放出来。德同资本董事总经理赵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城镇化进程会带来相当大的机会,中国经济转型将使得很多产业从沿海走向内地,二三线城市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二动力、成为持续发展的支持,是众多机构未来投资的重点所在。

      建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总裁胡章宏在会上介绍,我国整个政府投资和居民消费都将发生很大的改变,目前46%的城镇化比例还很低,离主管部门提出的在一段时间内达到65%的标准还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这就意味着可能有近3亿的农民成为城镇居民,相当于再造一个欧洲。3亿人口入城,按照去年底全国的人均消费支出,也将带动数万亿的支出,包括房地产和公共设施的配套的带动。所以这样一个可能会持续相当长时期的城镇化浪潮将会衍生出很多的机遇。”胡章宏说。

      胡章宏还强调了我国“老龄化问题”所带来的投资机遇。

      创投业资深人士分析认为,由于消费行业本身的弱周期特性以及目前中国正处于向消费型社会发展阶段,因此消费行业蕴藏着丰富的PE投资资源。“多数消费细分行业商业模式相对清晰,诸如医疗和教育等细分行业准入门槛很高,能形成一定规模及市场占有率的多为‘耐力型’企业。消费行业所具备的快速扩张的模式以及行业稳健的‘可持续发展性’,成为向来‘苛刻’的PE资本尤为青睐的主要原因。”

      

      清洁技术备受追捧

      据有关机构统计,2009年,清洁技术成为最受风投追捧的行业。今年第一季度,清洁技术行业以1.65亿美元的融资额位居投资金额榜的榜首。清洁技术行业投资逐渐升温,但从对多家创投的调查情况来看,对清洁技术领域子行业的投资颇为分散,风电、太阳能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受到更高关注。

      论坛间隙,某偏好清洁能源投资的专业创投人士向记者表示,周期性很强的清洁能源行业,得益于近年来的政策大力扶持和市场高度追捧,其行业投资热情亦节节攀高。“我们涉足清洁技术行业的时候仍属行业低潮,过去看相关行业的项目鲜见业内同行,如今去调研类似西部的一些偏远城市的清洁技术项目,也会碰到数家甚至数十家投资基金,竞争很激烈。”他介绍道。

      青云创投管理合伙人陈晓平在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公司目前的主要投资领域涉及环保、节能、新材料、新能源、生态农业、智能交通等6个清洁技术方面的投资。今年以来,青云创投已相继投资了清洁技术领域的新疆宏邦节水和沈阳昊诚电气。

      

      清洁能源“新贵”

      陈晓平表示,“青云创投认为清洁能源领域可供投资的选择很多,VC、PE投资人不应该只把目光聚焦于当前的热点领域。”他指出,太阳能、光伏和风能产业只是清洁能源的冰山一角,其他诸如智能电网、LED节能技术、电动汽车、储能电池和节能建筑等等领域或将成为投资界深入挖掘的“新贵”。

      北极光创投投资合伙人李立新向记者介绍,公司着重关注清洁能源中可提升效率的相关行业、汽车电动化和储能技术等领域。他强调:“我们关注清洁技术行业的所有技术,以电池为核心应用模式下的储能技术会有非常的市场空间,将出现多种技术并存的形态,对于磷酸铁铝电池的相关行业和能改善单位能耗的行业,我们将密切关注。”

      看好行业之后如何精选“个股”?对此,德同资本董事总经理赵军表示,行业中最后成功的企业都是在市场中占据先机,并且有远见、有能力去整合上下游产业链的“明星”公司。

      

      不忘反周期策略

      达晨创投董事长刘昼表示,“实际上目前最大的压力不在于项目源的数量而在其价格。达晨的原则是不投超过10倍市盈率的项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设立了一道风险防护网。”

      青云创投管理合伙人陈晓平在接受本报独家采访时指出,公司会平淡看待反周期问题。据他介绍,该公司在金融危机时,投资了包括真明丽等在内的多家优质企业,介入的成本相对低,行业热点的选择也走在前端,不会很大程度受到周期调整的影响。他同时补充,公司涉足的一些低价资源类企业,本身就存在升值空间,上市与否都能保证公司的盈利水平,对青云的长远发展很难产生冲击。

      德同资本董事总经理赵军认为,当前创投业的泡沫已形成,风险也随之加大,整个行业需要冷静、规范和加强防患措施。“对于反周期问题,我们的应对措施还是‘苦练内功’,主要还是以自己的体制和专业化水平上来设立防线,通过对行业的筛选和企业的选择,来找到比较靠前的介入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反周期对公司的影响。”他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