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永灏 ○主持 于勇
虽然中国并不是全球金融危机的中心,但在过去两年里,人们对中国的担忧从未消停。一年前,媒体就曾对中国大规模产能过剩和经济即将崩溃发出过警告。
今天的忧虑却恰恰相反。最大的担忧是中国经济趋于过热。近期,中国提高工资和汇率新政也成为重大新闻。虽然中国确实面临着短期和长期挑战,但我们认为这些担忧在很大程度上属于杞人忧天。
中国相对成功地度过了全球金融危机,这特别要归功于其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与中国人民银行的大规模流动性注入。今年首季度经通胀调整后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升至11.9%。对一些观察家来说,这是经济严重过热的迹象。毕竟除了印度以外,今年还没有其他主要经济体会实现接近10%的增长率。
对于这种大惊小怪的言论我们不敢苟同。11%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在中国并非前所未有,中国过去10年的年均增长率都达到了10%,而且通胀并未骤增。当然,中国不能永远以这种速度增长。我们预计,随着经济发展的推进以及人口形势的变化,增长率最终将稳定在更为“正常”的水平上。但是,这是一种长期趋势,对未来10年的意义大于未来几个季度。
但即使没有出现经济过热,中国人民银行激进的紧缩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增长崩溃的危险依然存在。通胀率已经迅速提高,超过了3%,而我们认为在未来数月有可能达到5%。因此,在我们看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紧缩货币政策的决定是正确的举措。另一个特别的焦点是住房价格,最近也已出现某种稳定迹象。此外,我们认为今年中国的总体宏观政策仍然以宽松为主。在以刺激计划推动增长仅仅一年之后,肯定不想冒险让经济增长骤然减速。
更明确来说,我们认为中国的增长势头可能会在今年下半年有所减弱,几乎所有亚洲经济体都将如此,这应该是财政刺激措施退出以及有利的基数效应减弱的结果。
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重启汇率改革,加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我们并不认同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预期,而是认为人民币的升值只会以渐进温和的方式进行。不过,这仍有助于遏制通胀压力,同时刺激国内需求。
劳动争议,特别是外资公司的劳动争议,在最近成为热点话题,已有几家企业宣布加薪两位数以上。虽然这听起来可能有点高,但值得注意的是,两位数的加薪幅度在中国并不罕见。根据我们估算,从2004年到2008年,制造业的薪资年均增幅为14.5%。2009年薪资基本冻结,因此尚有补涨空间。
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薪资应放在劳动生产率增长的背景下来看待,劳动生产率是以单位人工成本体现的。该数据近年来一直保持温和增长,与通胀的总体水平接近。此外,投资者应牢记,虽然增加人工成本会影响单个公司的盈利能力,但也为中国向更加侧重消费的经济模式转变提供了大力支持。
中国面临着短期和长期挑战,而政策失误很可能会导致经济暂时受挫。即便如此,把中国面临的挑战与其他国家,特别是与西方世界相比,中国的前景要光明得多。同时,考虑到香港上市的中国概念股票估值仍然合理,我们仍然认为中国是股票投资者的首选地区之一。近期人民币与美元“脱钩”亦将成为这一市场继续增长的催化剂。
(作者系瑞士银行财富管理研究部亚太区主管兼亚太区首席投资策略师)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