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蕾 ○编辑 颜剑
美国国际集团(AIG)撤换友邦“掌门人”的决定并不意外。因为前掌门麦智信(Mark Wilson)做了一件职场上最忌讳的事情——与老板“唱对台戏”。
AIG首席执行官本默切(Robert Benmosche)一直想成全“保诚收购友邦”这桩全球保险业最大的联姻案。诱人的价码,“一对一”的收购方案,这些看起来,远比友邦自己去资本市场融资(IPO)简单、快速得多。
不过,麦智信私下却对这起收购案心存芥蒂,背后原因不得而知,但他的反对被业界视为保诚股东最后反对收购友邦的导火索之一,从而导致友邦融资计划又回到了IPO的原点。
如果说麦智信的离去是可以预料的,那新掌门杜嘉祺(Mark Tucker)的接棒着实让市场吃了一惊。这源于杜的背景——他在保诚工作了整整21年,终于在2005年升至执行总裁之位。AIG对杜嘉祺的重用,似乎印了一句中国的古话“买卖不在情意在”。
对于AIG而言,杜嘉祺看起来是一个更得力的助手,作为保诚前执行总裁,他拥有管理上市保险公司业务的丰富经验、出色的公共关系和领导能力,将有助于AIG完成将友邦上市的目标,这恰是前掌门的不足之处。诚然,前掌门带领友邦度过了危机后的复原时期,不过杜嘉祺掌管保诚亚洲业务长达11年之久。
友邦已经开始为IPO聘请投行,不过360亿美元的融资额能否在业内达成共识,这还是一个未知数。尽管杜嘉祺业务经验丰富,但在融资上市这件事上他仍是新手。
另外,如何平息前掌门离去后的内部争议和人事磨合,这也是摆在杜嘉祺面前的一道难题。友邦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蔡强等部分友邦中高层均跟随了前掌门麦智信多年,甚至不少都是麦从前东家安盛保险带来的旧将。如何让这些习惯了“麦氏作风”的中高层们紧接着来配合自己,杜嘉祺恐怕要费点心思了。
因为杜的保诚背景,市场还多了些传闻。最有意思的猜测是——AIG聘用杜的初衷就是利用他对保诚的深知,进而对保诚进行反收购。因为有消息称,保诚在收购友邦失败后,陷入了股东不满和财务危机中,进而有了出售亚洲业务的打算。
可预见的是,杜嘉祺身上的担子着实不轻。在处理完IPO后,友邦各地业务的整合和突破,亦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就拿中国区的业务来说,从遭受到母公司AIG的冲击以来,友邦在中国的保费收入或多或少受到了些影响,代理人渠道取得突破也变得困难重重。更重要的是,友邦该如何解决在中国市场的尴尬现状——多年来,无法开设新的分支机构成了友邦发展的关键瓶颈,即使对于现有的分支机构,也难以实现“分改子”的愿望。在友邦在华陷入发展困境之下,杜嘉祺能否带来一股新鲜血液,恐怕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