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专栏】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
很多投资者都有这样的经历,看到媒体、朋友和同事们都在谈论炒股挣钱,会情不自禁地开户入市;看到大家都在买某支股票,也不由自主地大笔买入。不知不觉中,自己已落入了疯狂性群体行为的陷阱。那什么是群体行为呢?它是如何产生的?短期性、疯狂性的群体行为有什么严重后果?投资者如何才能避免落入这一陷阱呢?
什么是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是人们无意识地以“集体规范或多数人意见”为准则进行一致行动的现象。群体行为普遍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很多领域,比如网民追捧“犀利哥”、“瓮安”等社会群体性事件等等,都是群体行为的例子。股市泡沫或大崩溃中,投资者随着其他人一起不顾一切地买入或抛售股票,完全不顾股票本身的价值,就形成了疯狂的股票交易群体行为。
群体行为的两个突出特点是“少数跟随多数”和“无意识”。前者指个人在群体决策中失去独立的判断力,以一种从众的心理跟随大多数人行动;后者指个人跟随群体的行动并不是有意的,而是失去独立思考能力后陷入一种无意识状态。对于群体行为的“无意识”,德国文学家弗里德里希?席勒曾评价说:“任何一个人,作为个体来看,都是足够理智和通情达理的,但是如果他作为群体中的一员,立刻就成为白痴一个”。
为什么会有群体行为
人们为什么会放弃自己的想法,甘愿像白痴一样服从其他大多数人的意见呢?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为了“合群”,怕被群体抛弃。自然界中弱者都有集体行动倾向以团结力量抵抗更高物种的进攻,如“羊群”、“马群”等。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也不例外,天生具有与大多数人行动一致以寻求安全性的合群心理。其次是信息不足,觉得别人可能掌握自己没有的信息,因而效仿大多数人的做法更保险。因此在股市中,很多散户炒股都是“盲从”潮流,追涨杀跌都是“群体压力”或“社会影响”等情绪下贯彻的非理性群体行为。
当然,股市群体行为的发生往往还有特定的因素存在。首先是“结构性诱因”,比如市场过热导致的情绪高涨,长期停发新股引发的对新股上市的高度关注等等。其次是“特定人群”,中国股市中新开户、年领轻、小规模、缺少交易经验和高风险偏好的投资者具有高度的聚集性。然后是“激发因素”,它既可能是某些重大政策的出台,也可能是某些市场传言,甚至可能是盘中出现的某笔大额委托单。最后是“内部强化机制”,也就是以“行情”为纽带,投资者形成了“越涨越买、越买越涨”的放大传染机制和循环反馈过程,造成群体行为的不断强化。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共同造成了中国股市的群体行为频发。
你也是群体行为的一员
不管你是学者、商人、政客、士兵还是平民,都会在特定的情形下成为群体行为的一员,这在心理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印证。例如,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成千上万市民几天之内虐杀了关在监狱里的僧侣贵族一千五百多人,连十二三岁的孩子也没放过,群体行为的无意识带来一种冲破压抑、胆大包天、法不责众的快感。又如,在美国的“猪湾事件”中,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内阁提出了一个入侵古巴的错误建议,却由于所有人都无意识地服从群体决策而获得通过。而在股市中,当大家都在股价的上涨中疯狂买入时,就连对股票一知半解的老太太也会情不自禁地倾囊投入。
可以说,从众作为人的本性,无论承认与否都是客观存在的。而股市中的信息非对称,让具有较少信息来源的投资者倾向于模仿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因此这也是一种市场化现象。
群体行为的后果
不容否认的是,长期看,群体行为有其正面效应。比如,英国和美国在铁路泡沫之后,全国铁路网的基本框架就构建起来了。互联网泡沫散去之后,美国信息基础设施上了一个新台阶。
但是,短期性的、疯狂性的群体行为经常造成社会或者股市的动荡,严重时则会引发系统性风险。在疯狂群体行为的酝酿过程中,一个很小的事件就可能打破整个群体的平衡,引起群体力量的集中爆发,而谁也无法料到谁、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会打破这种平衡。这正是此种群体行为的可怕之处,比如前不久的道指暴跌千点事件,一开始有人说是交易员下错单,后来说是程序化交易,再后来又说是美国中部某对冲基金大量卖出指数期权合约的结果,众说纷纭,但不管是什么力量打破了市场的平衡,暴跌实实在在地发生了。与此同时,参与此种群体行为的个体往往面临着巨大的损失,比如很多散户盲目地追涨杀跌都以血本无归收场。而在一项深交所的权威研究中,上市首日买入22只样本股票的个人投资者整体亏损比例达到51.28%,个别股票的投资者账户平均亏损比例甚至高达99%。
如何避免落入群体行为的陷阱
首先,应该强化对证券知识的学习,逐步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而不是采用所谓“随大流”、“跟主力”等盲目的交易手段,这是避免陷入群体行为的根本所在。
其次,要在股市的涨跌停、停牌措施启动时冷静思考、认真分析,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头脑一热就做出跟进决策。
再次,不要轻信市场中流传的各种不实消息与谣言,有意识地关注上市公司或交易所等部门公布的澄清公告,第一时间降低自己参与群体行为的可能性。
最后,如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的卖空机制逐步建立起来,多空力量的制衡将更加方便有效,因此投资者更应在决策时考虑多空各种信息,综合分析、审慎出手,而不是“拍脑袋”一拥而上。
(本文由深交所综合研究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