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 汇改以来人民币名义与有效汇率波动特征
  • 中国制造与中国消费
  •  
    2010年7月22日   按日期查找
    12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上一版  下一版
     
     
     
       | 12版: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中国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与应对方法
    汇改以来人民币名义与有效汇率波动特征
    中国制造与中国消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汇改以来人民币名义与有效汇率波动特征
    2010-07-2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玉红

      ⊙刘玉红

      

      自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但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名义汇率属于间接浮动汇率,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的名义汇率波动较大,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特征。

      由于实际有效汇率水平是用本国物价水平与国外物价水平的差异来衡量的,在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的两年时间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和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各有涨落。但在2007年7月以后,由于国内物价水平涨幅高于国外物价水平的涨幅,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一直高于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

      

      汇改以来人民币名义汇率的波动特点

      2005年7月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呈现出持续升值的走势。由于此次改革中,美元在人民币汇率盯住的一揽子货币中权重较大,因此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的汇率走势基本反映了美元对欧元和日元汇率的走势。但是从波动幅度看,人民币兑欧元和日元汇率的贬值幅度都明显小于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的贬值幅度,而人民币兑欧元或日元汇率的升值幅度则远大于美元兑欧元和日元汇率的升值幅度。

      1.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的波动特征分析

      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5年7月~2008年7月,期间人民币兑美元快速升值;第二个阶段是2008年7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水平基本保持平稳。

      2005年7月~2008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

      2005年7月21日进行汇率后,至7月底仅10天,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就从6月的8.2768元人民币/美元升值至8.2369元人民币/美元,升值0.48%,8月份升值至8.1019,升值1.64%,连续两个月累计升值0.98%,其后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升值速度有所放缓,但仍呈现出快速升值趋势,至2008年7月,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已升值至6.84元人民币/美元,累计升值17.36%。

      2008年7月至今年初,人民币兑美元保持平稳。

      2007年下半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进而拖累全球经济,并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对我国产生负面影响,我国出口增速从2008年7月开始出现回落。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负面冲击,2008年7月以来,除了2008年下半年出现了小幅波动外,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基本保持在6.83~6.84元人民币/美元的水平。

      2.人民币兑欧元名义汇率的波动特征分析

      美元与欧元之间是浮动汇率,因此人民币对欧元的名义汇率基本上反映了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走势。但从升值幅度大小看,由于受到人民币兑美元的持续升值影响,人民币兑欧元的升值幅度要大于美元兑欧元的升值幅度,而人民币对欧元的贬值幅度则小于美元兑欧元的贬值幅度。

      具体看,人民币兑欧元的名义汇率走势分为四个阶段:1.2005年7月~2008年4月,人民币兑欧元持续贬值。2.2008年4月~2009年2月,人民币兑欧元急速升值。3.2009年2月~2009年11月,人民币兑欧元快速贬值。4.2009年11月至今,人民币兑欧元再次升值。

      3.人民币兑日元名义汇率的波动特征分析

      与欧元类似,美元与日元也是浮动汇率,人民币兑日元的名义汇率与人民币兑欧元类似,基本上都与美元兑日元名义汇率波动类似。同样由于2005年7月的汇改,人民币兑欧元的升值幅度要大于美元兑欧元的升值幅度,而人民币对欧元的贬值幅度则小于美元兑欧元的贬值幅度。

      2005年7月汇改以来,人民币对日元的名义汇率可分为两个阶段:1.2005年7月至2007年6月,人民币兑欧元持续升值。2.2007年6月至今,人民币兑日元持续贬值。

      

      汇改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特点

      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通常以对外贸易比重为权数。有效汇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经济指标,通常被用于度量一个国家贸易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也可以被用于研究货币危机的预警指标,还可以被用于研究一个国家相对于另一个国家居民生活水平的高低。

      在具体的实证过程中,人们通常将有效汇率区分为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一国的名义有效汇率等于其货币与所有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的加权平均数,如果剔除通货膨胀对各国货币购买力的影响,就可以得到实际有效汇率。

      实际有效汇率不仅考虑了所有双边名义汇率的相对变动情况,而且还剔除了通货膨胀对货币本身价值变动的影响,能够综合地反映本国货币的对外价值和相对购买力。若实际汇率上升,意味着外国商品和劳务的本币价格相对上涨,本币在外国的购买力相对下降,本币实际贬值,外币实际升值;若实际汇率下降,意味着外国商品和劳务的本币价格相对下降,本币在外国的购买力相对上升,本币实际升值,外币实际贬值。

      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都经历了贬值——升值——再贬值的变动趋势,目前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已分别回到2009年7月和2009年5月的水平,但与汇改时期相比,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分别贬值15.13%和20.46%,其中实际有效汇率贬值幅度高于名义有效汇率幅度,是由于我国国内物价水平上涨速度高于国外物价水平的上涨速度。

      1.2005年7月~2009年3月,人民币有效汇率持续升值

      这个阶段,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和实际有效汇率出现了长达44个月的升值区间。其中,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从100.94上升至122.88,升值21.74%,名义有效汇率从99.61上升至126.06,升值26.55%。

      这段时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期间人民币有效汇率处于平稳波动走势;第二个阶段从2007年7月至2009年3月,人民币有效汇率处于加速升值趋势。由于从2007年7月开始,我国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远高于国际物价水平的上涨幅度,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要高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

      2.2009年3月~2009年11月,人民币有效汇率快速贬值

      2009年3月以来,由于美国金融危机负面集中冲击显现,美元兑欧元和日元汇率持续大幅度贬值,拉动人民币有效汇率水平也出现了短时期的贬值走势。2009年3月到11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数值从122.88下降至110.91,贬值9.74%,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从126.06下降至113.4,贬值9%。

      3.2009年11月以来,人民币有效汇率小幅升值

      2009年11月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率先摆脱美国金融危机负面冲击的影响,进入恢复状态,加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带来的欧元大幅走软,人民币有效汇率开始重新步入小幅升值区间。至2010年5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比2009年11月累计升值4.78%,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累计升值5.84%。从数值上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已恢复至2009年7月的水平,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已恢复至2009年5月份的水平。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