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苑德军
作者系
中国银行证券公司
高级经济学家
博士生导师
下半年以至明年经济减速似乎已成定局。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年均9.8%的持续高增长之后,影响经济增长的一些主要因素已经或正在发生重要变化,经济实际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的差距在缩小。在这种情况下,经济适当减速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客观地看待经济减速。
在笔者看来,导致当前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调结构。调结构是转变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需要,是一项长期性任务。
调结构势必要淘汰落后产能,导致产能过剩的一些传统产业的投资下降。在目前产业结构调整期内,传统产业的投资和产出都在下降,但新兴产业的投资还不能迅速放大、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气候,还不能取代传统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产业领头羊。也就是说,在现阶段,新兴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不足以弥补调结构所引致的传统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漏损。于是,经济增速下降也就是自然的,顺理成章的。
二是资源和环境约束。30年的高增长,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但是,这种靠拼资源、牺牲环境来换取高增长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
我国的资源总量和人均资源量都在显著下降,大宗商品要大量从国外进口。因此,资源和环境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硬约束之一。
三是人口、制度和全球化的“三大红利”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递减。
第一,人口红利。我国能够实现30年的高增长,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战略,出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而出口持续扩大又主要得益于我们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以“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加工贸易顺差几乎等于或超过贸易总顺差。为什么外商把加工贸易企业大量建在中国?就是因为我们的劳动力成本低。但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已经进入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低廉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丧失,加工贸易的对外转移将成为必然趋势。
第二,制度红利。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激发了人们的劳动和工作热情,提高了社会生产效率。以国企改革为核心的所有制改革、分配制度改革、要素市场的改革等一系列改革,成为推动经济高增长的重要动力。较之拉动经济增长的一般性经济因素,改革对经济高增长的作用无论如何不能低估。但近年来,在一些亟待深化改革的领域内,改革进展迟缓甚至近乎停滞,止步不前。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下降。在分析经济增速时,决不可将改革的因素排除在外而搁置不论。可以说,如果我们在改革上没有新的起步和进展,只在围绕经济增长的经济因素上下功夫,经济增速肯定会受到影响。
第三,全球化红利。开放是我国经济高增长的助推器之一。大量引进外资和扩大出口,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我们从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益匪浅。但在完全履行加入WTO的承诺、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的情况下,全球化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在递减。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贸易战、汇率战此起彼伏,我国的外贸环境不断恶化。自然,出口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大打折扣。
四是经济总量基数。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经济总量很小。1978年GDP总量只有3645亿元人民币,2009年已近34万亿,今年有望达到37万亿,是1978年的100倍之多。在这样高的经济总量基数基础上,每年要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就很困难了。
应该说,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增长阶段向平稳增长阶段的转折点。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高增长之后,这样的经济增速转型期必然会到来。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实践和历史经验看,没有哪一个发达国家的经济高增长可以持续50年或者70年。我国当然也不能例外。
因此,要全面、科学地分析影响中国经济减速的各种因素,客观看待和正确认识中国的经济减速,同样,面对可能的经济减速,我们要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扩内需稳外需,尽可能稳定经济增速,特别是要加大改革力度,激发和提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充分发挥制度红利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