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调查·公司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信息披露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专版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专版
  • A7:基金·专版
  • A8:专版
  • A10:基金·基金投资
  • A12:基金·互动
  • A14: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5: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6:基金·海外
  • 银华基金:风物长宜放眼量
  • 银华基金A股投资总监陆文俊:坚持两个“不变”
  • 银华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姜永康:寻找合适时机介入权益类投资
  • 稳健是“基”
    回报是“金”
  •  
    2010年7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专版
    银华基金:风物长宜放眼量
    银华基金A股投资总监陆文俊:坚持两个“不变”
    银华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姜永康:寻找合适时机介入权益类投资
    稳健是“基”
    回报是“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银华基金:风物长宜放眼量
    2010-07-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孙旭
      上海证券报副总编辑李彬(左)为银华基金颁奖。右为公司总经理王立新 本版摄影 史丽

      2009年银华风光无限,银华价值优选高中状元,成为当年标准股票基金的业绩冠军,银华领先策略、银华富裕也跻身标准股票类基金净值增长率的前十,公司囊括了中国金基金奖的“投资回报公司奖”和“一年期主动型股票基金奖”及“一年期债券基金奖”。2009年,银华业绩全面开花成为业界传奇,而能否将辉煌延续下去,银华面临的任务异常艰巨。对此,总经理王立新依然保有一份从容:“有‘压力’,但是要看得远一点,走得坚定一点。”

      王立新很清楚,投资者的信任来之不易,资产管理公司的地位向来是“靠业绩说话”。他现在考虑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站在一个长远发展的角度,持续提升银华基金的整体业绩,打造“受人尊敬”的资产管理者形象。那么,银华到底是一家怎样的基金公司,又将如何赢得投资者的信赖和尊敬?

      ⊙本报记者 孙旭

      一问:银华为什么在去年实现业绩“井喷”?

      王立新:“我们一直在为投研做加法”

      在多数人眼中,银华似乎是在去年“一炮走红”的:银华价值优选以116.08%的净值增长一举成为2009标准股票基金的业绩冠军;银华领先策略、银华富裕主题也跻身标准股票类基金的前十,银华增强收益债券、银华保本增值混合也分别是同类基金的翘楚。凭借旗下基金整体业绩的不俗表现,银华基金获得了09年度“金基金·投资回报公司奖”。

      为什么是银华?为什么是去年?这是市场最为普遍的疑问。

      实际上,回溯2001年,银华成立以来的历史,不难看到这样一家曾经“低调”的公司踏实的脚印。2006年,银华优选年度净值增长率达到173.86%,是当年股票基金的业绩冠军,公司旗下运作满一年的3只股票基金全部实现收益翻番。

      银华基金总经理王立新表示,银华这几年的业绩都还不错,2009年的成绩是多年持续积累的结果,“我们一直在为投研做加法”。

      银华的“为投研做加法”,就是积极适应基金管理规模和形势的需求,持续培养专业的投研人才为投资者服务:“这些年,我们的投研力量得到了持续的增强。”

      在团队建设方面颇让王立新感到骄傲的是,08年股市陷入低迷,当不少同行都在实行“减员增效”,大量专业人才出现“净流出”的时候,银华基金毅然逆市扩张,招贤揽才。“我们认为,作为一家优秀的资产管理公司,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人才。从长远角度看,在08年逆市‘扩招’确实是非常明智的选择,这为我们日后充实投研队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举动使得银华在业界树立起非常重视人才的形象,这个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而对于去年业绩的优异表现,王立新表示,这主要取决于银华准确地把握住了市场节奏,并且抓住了业绩确定的市场主线。

      2008年10月份在市场最低迷的时候,银华基金率先果断加仓,同时旗帜鲜明地提出看好09年市场走势,体现了独到的投资眼光。“当时我们投研体系内部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于市场基本走势达成共识。”王立新回忆说。

      2009年7月底,市场临近3500点,在一片“冲高”的预期声中银华保持了特有的冷静。王立新回忆说:“当时银行开始收紧银根,资产泡沫有被吹大的趋势,而且市场前期涨得也确实太快了。”于是,银华旗下基金在3500点附近开始了步伐一致的资产配置调整,降低股票投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避开了这次千点幅度的大调整。

      王立新总结说,回顾过去,无论是从投研人员的储备还是从具体的市场操作来看,银华最宝贵的经验就是未雨绸缪从长计议,“如果能够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去看问题,就能看得更加长远,也更加真切”。

      去年的辉煌业绩为银华在今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如何在震荡行情中维持业绩的稳定性,王立新直言不讳:有压力,也有信心。

      他表示,市场变动的原因不是借口,投资者的信任弥足珍贵,“诚信经营赢得客户、优质服务贴近客户、一流业绩回报客户”一直是银华基金所秉持的质量管理方针,今年的业绩与去年相比出现一定的短期波动,这鞭策着银华更加审慎地去看待市场,更加深入研究市场,更加努力为投资者谋得回报。

      同时,王立新依旧提醒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顺应市场的同时坚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去看问题。“我们的理念很明确,就是坚持价值投资。对于投研团队的研究成果,如果确信大方向是对的,那就坚持下去,我相信结果会给我们带来惊喜,给我们的投资者带来满意的回报”。

      二问:如何规划银华的将来?

      王立新:“我们立志打造受尊敬的公司”

      一路走来,银华如今正经历第九个发展年头。对于公司的远期规划是王立新现在考虑得最多的问题,他向记者表示,虽然“风物长宜放眼量”的心态让银华看起来有些“不争”,但骨子里银华是一家希望有所作为的基金公司,也正是放眼长远,银华才定下了立志成为一家“受尊敬”的资产管理公司的目标。

      王立新告诉记者,所谓“受尊敬”,就是要用出色的业绩和优良的服务使银华赢得投资者的尊敬,用先进的管理文化和激励使银华受到员工的尊敬,用良好的品牌形象和持续的践行社会责任使银华获取社会的尊敬,以持续稳定的回报使银华得到股东的尊敬。

      “围绕这些目标,银华致力于提升自身优秀的投研能力,这是作为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王立新说:“这需要出色的‘软硬件’相配套。”

      目前,银华基金投研团队人数超过80人,这一数字在同等管理规模的基金公司中处于最高水平。王立新表示,除了充实投研团队的人员配备,银华还注重培养自己的投研力量。“银华一定要有自己的研究队伍,培养具有银华特色的投研文化与理念。”王立新认为,单纯依靠卖方的报告是远远不够的,银华必须要有自己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更清晰地把握宏观经济和市场运行的方向。

      而在投研机制的完善方面,银华也颇有心得。王立新告诉记者,银华基金投研体系有“两个负责制”:一个是投委会领导下的基金经理负责制,另一个则是研究员的行业组长负责制。前一个是指基金投资民主化决策,在制度和职责允许的范围内,基金经理自己决策,自己承担责任,这样既有利于基金经理的考核,也有利于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后一个则是把研究员按行业分成多个小组,由小组长去管理行业研究。“这个要比一个强势的研究总监统揽所有行业起的作用大得多,”王立新说:“我们在投研管理中的原则是尽量扁平化。”

      有了扎实的人才队伍、有效的投研机制,王立新还希望为银华创造一种相对宽松的管理文化。如果把银华基金庞大的投研团队以及精密的制度设计算做硬件的话,银华宽松的投资氛围便是保证其正常运转的软件。

      “银华基金的投研环境很宽松,”王立新总经理很自信:“基金经理、研究员本身的压力就很大,如果再去过多的干预,反而会适得其反。”

      他告诉记者,这也是银华基金目光长远的一个表现。“短期的业绩变动不会让我们马上对投研团队进行过分的施压,因为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作为总经理,王立新把自己的角色更多的是定位于服务者,游离于投研的具体事务之外。“我的作用就是更多地鼓励不同的意见,创造良好的沟通交流氛围,而不是灌输具体的投资思路和理念”。

      王立新告诉记者,他现在关注的是如何让投研体系的互动更充分,如何建立有效分享的制度,基金经理和研究员调研回来后,通过合适的形式与大家交流调研的过程和结果,这样既能避免个人的判断发生偏差,同时更能使整个团队都会分享到调研成果。

      

      三问:如何看待基金业的前景?

      王立新:“基金业也要调结构,我们早作准备”

      行业方面,王立新也着眼长远,认为基金业整体将会迎来“二次腾飞”的新契机。

      王立新表示,目前基金业遇到了一系列的发展瓶颈,渠道垄断,人才流失,加之此前市场的大起大落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投资者的热情,这样的“发展滞缓”状态可能还会延续,但是从长远看,基金行业充满机会。

      “从宏观上来讲,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依旧具有较大的成长空间,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百姓投资理财的需求也不断上升,与国外成熟市场相比,国内资产管理规模与GDP的占比仍有相当大的上升空间,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在王立新看来,基金业目前面临的困局症结在于“结构不合理”。“目前市场上的基金产品大多是偏股型的,因为中国的资本市场很大程度上是由股本市场构成的,由此基金市场上的产品不丰富,同质化严重,缺乏发展的空间”。

      所以,王立新认为将来的基金市场也将进行“结构调整”。“在我们看来,未来中国的基金市场将往固定收益类产品、量化投资等方向发展。只要看清形势、顺势而为,在中国资本市场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基金业有望迎来‘二次腾飞’”。

      从业绩谈到公司,又从公司谈到行业,作为银华基金的掌门人,王立新最后又将话题引到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上来:“我们坚信,基金业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发展中将‘大有可为’,银华将苦练内功、提升资产管理能力,在基金行业‘二次成长’的旅途中‘厚积薄发、有所作为’。”

      王立新告诉记者,银华目前已经开始在基金业“调结构”的预期下进行提早布局,“虽然现在的政策环境和技术条件还未完全到位,但是我们在人才培养、产品研究和市场调研等方面已经开始有所准备,对于量化投资、固定收益类产品深入研发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从长远角度看,提早做准备,以后就能掌握主动”。

      这就是银华基金公司“长远地看问题”的心态。这样一家“有韧劲,有抱负”的基金公司,值得市场和投资者给予更多的耐心和期待。

      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获得的2009年度“金基金奖”奖项

      ■金基金·投资回报公司奖

      ■一年期金基金·主动型股票基金奖(银华核心价值优选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 )

      ■一年期金基金·债券基金奖(银华增强收益债券型证券投资基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