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雁争 吴婷 ○编辑 衡道庆
市场人士认为,未来我国居民收入逐步增长是大势所趋,而这将推动对相关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出现爆发性增长,消费服务这类似乎讲不出“故事”的传统行业,未来将受到资本市场更多关注。
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李慧勇认为,在经济、人口结构转变以及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未来5年工资的平均增速有望达到20%。
博览财经高级研究员朱茵表示,人口结构的巨大变化将使工资上涨和劳动收入增加势不可挡。而这将反过来促进家庭消费,另一方面,“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力也有利于消费率的提高。
朱茵认为,2009年汽车市场的增长正是这种趋势的开端。未来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大方向是消费服务业的大发展,消费服务这类讲不出“故事”的传统行业,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的脊梁。
市场人士认为,在消费品行业的价值得到体现后,消费服务业的上涨空间也将逐步打开。
根据需求层次理论,在人的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安全上的需要就成为首要追求目标。在朱茵看来,满足这一需要的行业首推医疗和保险。
有关报告显示,2008年中国的总体保险深度仅为3.3%(保险深度指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远低于7.1%的全球平均水平,反映出中国保险业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朱茵认为,随着将来保险企业盈利状况不断改善,保险企业的上升空间将被打开;而包括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和医院等在内的医疗保健行业,未来也将是产生大牛股的温床。
另一方面,市场人士提出,随着劳动者收入全面提高,部分传统行业的增长方式将受到挑战,相关投资风险不容忽视。
朱茵提出,在对“大消费”行业筛选时,应该回避劳动密集型的服装、家电等行业,以免工资上涨导致企业利润受挤压。
李慧勇则认为,劳动力成本占比越高、毛利率和利润率越低的行业,受劳动者报酬上涨的冲击将越大。根据对相关上市公司数据的测算,李慧勇指出,黑色金属、信息服务、电子元器件和有色金属等行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大;化工、食品饮料、房地产和金融服务业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