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合资券商快速“抢滩”
    欲改写投行业务版图
  • 投资者避险情绪升级
    中海货基9日发行近30亿
  • 机构一线
  • 中信建投股权转让尘埃落定 中信证券达标“一参一控”
  • 首份上市券商半年报出炉
    东北证券净利降逾七成
  • 航空证券更名国开证券
    资本金增至23.7亿元
  • 上半年新华保险
    规模保费收入超540亿元
  •  
    2010年7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合资券商快速“抢滩”
    欲改写投行业务版图
    投资者避险情绪升级
    中海货基9日发行近30亿
    机构一线
    中信建投股权转让尘埃落定 中信证券达标“一参一控”
    首份上市券商半年报出炉
    东北证券净利降逾七成
    航空证券更名国开证券
    资本金增至23.7亿元
    上半年新华保险
    规模保费收入超540亿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合资券商快速“抢滩”
    欲改写投行业务版图
    2010-07-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马婧妤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马婧妤 ○编辑 朱绍勇

      

      今年以来,国内合资券商业务发展的风头渐劲,依靠股东优势、经营理念、高薪战术等三大法宝,正快速“抢滩”,意欲改写投行业务版图,而本土券商也越来越感受到来自合资投行崛起的竞争压力。

      聚源数据截至7月29日的各机构主承销项目融资情况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合资券商共完成首发、增发、配股项目22个。其中具有传统优势的中金公司继续遥遥领先,凭借农业银行、中国西电首发,招商银行、交通银行配股等项目,共实现募资金额471.66亿元,有着较深资历的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证券则均未拿下一单IPO项目,但瑞银在承销上市银行配股项目上也实现了共计172.68亿元的募资规模。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6月合资券商审批重新开闸以后成立的两家合资券商——瑞信方正、中德证券虽成立时间有限,但仍实现了不俗的业绩。瑞信方正今年攻下了交通银行、兴业银行配股项目,以及上海电气增发项目;中德证券则一举拿下了汉王科技、启明星辰、格林美、同德化工等四个首发项目,募资规模共计28.63亿元。

      另外,财富里昂、海际大和证券也分别在今年拿下一单中小板和创业板的IPO项目。

      “我们正面临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信证券投行部执行总经理方浩表示,目前国内证券承销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一方面,国际投行通过与国内券商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获得A股承销业务牌照,开始逐步进入A股大中型承销项目市场;另一方面,一些中小证券公司依靠灵活的业务承揽和奖励机制及较多的中小项目储备,在中小板及创业板承销项目上也拥有较强的竞争优势。

      而另一家中型券商投行部门负责人则进一步分析谈到,帮助新进合资投行去年以来快速攻城略地的“法宝”至少有三方面,一是股东优势,合资券商成立时往往移入了原来本土券商投行业务部门的所有积累,原有的项目、资源也都被带入新的合资公司,使其起步就站在了一定的高度上;二是经营理念,本土券商同外资投行合资,看重的正是其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和外资股东在成熟资本市场积累起来的丰富经验;三是高薪战术,“今年以来公司投行部有几个人跳槽去了合资券商,他们开出的薪酬比现有的要多出三分之一乃至50%”他说,除报酬外,合资券商依托其外资股东的发展平台对吸引人才也十分有益。

      截至目前,我国合资投行共有7家,分别是中金公司、瑞银证券、高盛高华、财富里昂、海际大和、瑞信方正、中德证券。而新合资券商的设立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除已在筹备的摩根大通牵手第一创业拟成立的合资公司,即将退出中金公司的摩根斯丹利与华鑫证券成立合资券商也已以上议事日程。

      “近几年我国投行业务的竞争主要集中于传统投行业务,部分国内券商已确立一定的竞争优势,但随着投行业务领域的不断拓展及我国资本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合资券商的数量逐渐增加,其行业地位在接下来一个时期也将呈现快速提高的趋势,国内投行业务版图可能会逐步重画。”上述负责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