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调查·区域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长城资产进驻长生人寿 三大AMC“开卖保险”
  • 基金经理掘金“主题投资”
    挺进“分拆”“重组”概念股
  • 渣打集团上半年税前盈利增长10%
  • 公募基金缘何再掀离职潮
  •  
    2010年8月5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长城资产进驻长生人寿 三大AMC“开卖保险”
    基金经理掘金“主题投资”
    挺进“分拆”“重组”概念股
    渣打集团上半年税前盈利增长10%
    公募基金缘何再掀离职潮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公募基金缘何再掀离职潮
    2010-08-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周宏 ○编辑 谢卫国

    他们去向何方?他们因何离职?

      ⊙记者 周宏 ○编辑 谢卫国

      

      基金经理的离职变动高峰在2010年初意外出现。根据上证报资讯统计,仅2月末至今,就有159只(次)公募基金先后发布基金经理变更或离职公告,其中,6月份有38只基金公告换将,7月份有23只基金变更基金经理,而8月份的头两日就已经有5家基金变动经理阵容。基金经理的变更高峰已经从往年的年初“单峰”,变成了全年旺季。

      那么,这159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最终流向何方呢?他们又因何而离职呢?

      

      离开原公司比例:近五成

      根据上证报资讯的统计,上述159只涉及变更的基金中,共有71只(次)的基金经理最终流失(流失指基金经理最终离开原任职的基金公司),约占公告总数的近五成。

      追踪这些基金经理的去向可以发现,去向私募和另投其他公募基金的公司的人员几乎各占一半。其中去往其他公募基金的基金经理,多半获得职位的提升,或是公司薪酬待遇的提升。而转投私募的基金经理则更多考虑自立门户。

      在同一公司内“体内循环”的基金经理则去向各异。专户是一个方向,有5家基金的基金经理已经确认去担纲公司的专户业务。有2家基金的经理确认在公司中“暂时赋闲”。最大量的基金经理还是被公司“调防”。比如深圳一家基金公司在其一位重要基金经理离职后,不得不调动另外两位资深基金经理接手离职者掌管的两只基金。然后又提拔两位年轻助理接任两位资深基金经理的岗位。一来一去5张变更公告。

      “增补后离职”也成为今年基金经理变动的一个套路。有18只基金采取了“先为基金增聘新基金经理,相隔若干日后,再行公告原任职基金经理变更(其实质是离职)”的婉转方式公布消息。比如,某家大型基金一口气公布了10张公告,以“隐形”其两位基金经理离职的真实轨迹,令观者无不眼花缭乱。

      另外,2010年上半年还有大量基金公司高管离职,根据上证报资讯的统计,仅仅3月以来,就有4家基金公司的董事长,1位副董事长,9位副总经理,6位独立董事,3名监事会主席和14名董事宣告离职。据不完全了解,其中既有退休创业的,也有自立门户的,也有跳槽就职的。

      

      离职理由:太模糊

      那么,下决心离开原来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他们的离职原因又是什么呢?公开信息异常模糊而隐晦。

      根据对公告统计,绝大部分离职的基金经理的原因都被简单公告为“因个人原因”。而其中,有约一半基金公司并没有公告真实的辞职信息,而是非常婉转的表述为“因个人原因变更”,北京某银行系基金公司直接称为“经公司决定”,北京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更是强硬的表示“解聘XX的基金经理资格”。

      而在本报的进一步采访后发现,基金经理的“个人原因”可谓多种多样。其最重要的三大动机是:寻求事业发展(和激励机制)、回避公司治理问题、回避职业风险。

      寻求更好的事业发展(当然同时也包括相配的薪酬),可谓最大主因。更大型的公司,更高端的管理职务和薪酬始终是人才流动的方向。比如,上海两家合资基金日前跳槽的基金经理,均从投资部经理(部门经理)提升至投资总监岗位,据悉,还有不少基金经理从中型公司跳槽至大型基金公司,可想而知薪酬在跳槽后也成功翻倍。当然,私募平台的激励机制也是不少基金经理分流的原因之一。

      回避公司治理问题和职业风险也是基金经理离职的重要原因。在几家出现集体离职潮的基金公司中,据悉都存在投资架构或是公司的治理问题。刚从上海某家基金公司离职的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离职纯粹是为了回避职业风险,“公司较为重大的决策均由公司总经理做出,结果却要基金经理承担,职业风险太大”。还有离职的人士表示,“公司内部气氛紧张,实在怕被误伤,只能先走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