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路演回放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路演回放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数据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中投二号”渐行渐近 “剩女”央企将被打包接盘
  • 华融渝富基金“落地” 资产管理公司转型谋上市
  •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首笔投资“花落”星空电视
  • 国内并购重组方兴未艾
    市场化安排谋向“纵深”推进
  • 券商直投能走多远要看政策助力
  •  
    2010年8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公司·融资
    “中投二号”渐行渐近 “剩女”央企将被打包接盘
    华融渝富基金“落地” 资产管理公司转型谋上市
    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
    首笔投资“花落”星空电视
    国内并购重组方兴未艾
    市场化安排谋向“纵深”推进
    券商直投能走多远要看政策助力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券商直投能走多远要看政策助力
    2010-08-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撰稿 王亮 ○编辑 全泽源

      ⊙撰稿 王亮 ○编辑 全泽源

      

      随着去年创业板的推出及持续发酵,自2007年9月开始试点的券商直投也分享着创业板带来的创富神话,并从边缘走进大众的聚光灯下,尤其是个别券商被曝光PE腐败案之后,券商直投似乎成了“众矢之的”。

      继国信证券之后,原华泰证券投行部执行董事、保荐代表人安雪梅近日亦被牵扯进了PE腐败漩涡。中国证监会宁波监管局6日发布公告称,已对安雪梅等人涉嫌违反证券法规的行为立案调查。据媒体报道称,安雪梅的另一个身份是曾在中信证券担任投行部执行总经理的谢风华的妻子,而谢风华此前因涉嫌内幕交易已被监管部门调查,但他却负案潜逃境外。现在安雪梅也不知所踪。

      随着部分券商被曝光PE腐败案后,社会各界对投行人员违规介入PE,通过亲属等曲线方式投资其负责项目股权的问题颇为关注。对此,笔者认为,一是投资机构与投行人员的合谋由来已久,在未开展券商直投试点之前,由于券商内部激励机制的不灵活,也曾出现过民间PE机构通过利益安排主导保荐代表人工作的案例,长此以往,在利益驱使下,券商将越来越难控制保荐代表人与民间PE机构的暗箱操作。二是随着券商直投试点的推广以及券商直投与投行业务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券商平衡对保荐代表人的激励与约束,减少处于暗箱操作状态的内幕交易。

      笔者认为,券商直投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过程中,仍然需要监管部门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一是根据《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试点指引》,直投业务已经成为券商的一项合法合规业务,有利于国内券商整合内部资源实现协同发展,形成新的赢利模式,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提高公司经营的稳定性,进而提升整体竞争力。二是从国外投行巨头的发展历程来看,直投业务无疑是券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来,高盛、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国际知名投行都已在中国投资了多个Pre-IPO项目,一些项目获利不菲,成为经典案例。所以,大力发展券商直投既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也是券商改变单一赢利模式、向综合性券商转型的必然结果。

      国内券商在与外资PE、民间投资机构等同业竞争对手竞争时并不具有政策优势,并且在未来发展过程中还将受到商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等潜在进入者的巨大威胁,加之券商直投业务起步较晚,缺乏历史业绩,短时间内无法树立券商直投品牌,尚未掌握国内PE市场的主导权,相信在证监会的政策引导和推动下,券商直投将会迅速成长为中国PE市场的主导力量,并彻底打破国内风险投资市场以外资PE为主导的传统格局。

      展望券商直投发展路径,笔者认为,一方面,券商直投应立足长远,通过树立业内品牌来构建自身项目储备库,避免对投行项目资源网络的严重依赖。券商直投在项目投资决策过程中,应建立健全投资决策委员会和投资风险控制委员会等组织机构,执行严格的投资决策制度和流程,确保直投子公司决策的独立性。

      另外,券商直投由于投资比例的政策限制、项目组合风险配置等因素,应该尝试与投资阶段侧重不同的风险投资者展开合作,也可与投资阶段相近的PE投资者开展联合投资,还可在券商直投之间开展联合投资。

      (作者为深圳太和投资管理公司投资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