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特别报道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理财一周
  • B1:披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工信部“力促”钢铁业重组
    钢企“黑户”获重生机会
  • 上海浦东计划打造
    万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南新走廊”框架轮廓渐显
  • 产经动态
  • 国家电网
    “十二五”特高压投资规划出台
  • 稀土出口企业共商明年出口
    配额继续减少恐成趋势
  •  
    2010年8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产经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产经新闻
    工信部“力促”钢铁业重组
    钢企“黑户”获重生机会
    上海浦东计划打造
    万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南新走廊”框架轮廓渐显
    产经动态
    国家电网
    “十二五”特高压投资规划出台
    稀土出口企业共商明年出口
    配额继续减少恐成趋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稀土出口企业共商明年出口
    配额继续减少恐成趋势
    2010-08-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宇琛 ○编辑 阮奇

      ⊙记者 朱宇琛 ○编辑 阮奇

      

      记者获悉,商务部委托五矿商会于13日召集各主要稀土企业召开座谈会,共同商讨明年的稀土出口工作安排。

      据参加会议的中国稀土学会和有关厂商透露,会上除了讨论稀土出口配额数外,还可能根据各企业意见,对出口配额分配的计算公式做出适当修改。此外,本报记者通过相关渠道了解,稀土出口配额进一步缩小的趋势恐难以避免。

      

      配额继续缩小恐成趋势

      “我们一定会提建议,希望明年的出口配额可以扩大。”江西一家大型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副总告诉记者,拥有出口资质的企业大都希望能让配额适度增加,以满足日益汹涌的国外购买需求。

      但企业的愿望恐怕很难实现了。“明年的出口配额应该还是会继续缩小。但是究竟缩小多少还没有决定。”中国稀土学会有关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配额的持续减少恐怕已成趋势。不过他也同时坦言,由于配额的增减直接影响稀土价格,并可能进一步引发其他国家加大开采力度,影响国际稀土供求格局,因此“其中的度需要慎重把握”。

      我国的稀土供应量占全球供应总量的95%以上。随着稀土的战略价值被不断发掘,各国都在进行积极收储。目前,我国正在通过削减稀土出口配额来争取国际稀土价格的控制权,并对国内的稀土资源进行保护与整合。今年商务部已下达的稀土产品出口配额为30258吨,比2009年骤减了19887.1吨,降幅达到40%。

      与此同时,今年稀土价格也持续飙升,与去年同期相比,部分品种如氧化钕、氧化镨、氧化镝等,价格已经上涨两倍。

      

      出口配额买卖叫价过万

      出口配额持续削减,稀土价格又连创新高,原本不被允许的稀土出口配额的买卖又开始重新兴盛。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每吨出口配额的“市价”已经过万。

      “这段时间经常都有人打电话到我们公司说要买配额。我们自己都不够用,怎么卖给他们?”赣州某具备出口资质的稀土生产企业人士透露,去年受全球经济大环境影响,稀土出口市场萧条,“配额转让都不用钱”。但今年来,配额的私下买卖市场重新繁荣,贵的时候一吨叫价接近两万。而提供配额“货源”的,以没有生产实体、却具备出口资质的流通企业为主。

      稀土共有17种元素,不同元素间的价格差别极大。贵如氧化铽、氧化铕目前市场价达到300万元/吨,而氧化铈却只需要25000元/吨左右。

      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目前我国的稀土出口并没有细分到具体元素,因此对企业来说,要价过万的配额显然用在更贵重的稀土元素出口上才更符合经济利益,而这也就将导致稀缺稀土元素加速流向国外。

      

      企业要求修改配额计算公式

      由于出口配额越发成为稀缺资源,企业间的争夺也越发激烈。记者获悉,今天召开的座谈会上,出口配额计算公式的修改也很有可能纳入议程。

      根据商务部于2007年10月公布的《稀土出口配额申报条件和申报程序》,生产企业要获得稀土出口配额,必须年出口供货量达到2000吨以上,或出口供货金额达到5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若不能满足上述要求,该企业必须近三年年均稀土出口数量在1500吨以上或近三年年均稀土出口金额在900万美元以上。而流通企业则必须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近三年年均稀土出口数量在1500吨以上或近三年年均稀土出口金额在900万美元以上。商务部就将以此为基础,通过特定计算公式对配额进行分配。

      “这个计算公式就是要求企业必须有较大的出口业绩,但对于我们这样较晚才拿到出口配额的企业来说,根本无法用以往的业绩来提供资质证明,我们的权重也就一直上不去,没法获得更高额度。”上述赣州稀土企业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公司会在此次座谈会上提出修改计算公式,“更公平”地对出口配额进行分配。不过,这很可能遭到按照原有公式获得足量配额的企业的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