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有竞争压力,内有行政推力,央企整合似乎势在必行。据本报记者了解,诸多央企近期都在密洽整合对象,部分上市公司股价也随之异动,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将是央企整合大年。
央企整合将遵循什么思路?哪些央企最有可能被重组?央企重组将涉及哪些上市公司?我们通过多方采访了解,归结出了央企三大整合模式:强强联合、以强并弱、重要行业加速产业链整合,这些整合模式将在未来半年乃至一年中陆续上演大戏,相关上市公司将出现不错的投资机会。
⊙记者 张牡霞 秦菲菲 ○编辑 全泽源
“中投二号”(国新公司)的脚步渐近,央企户数减至80到100户的“大限”将临,诸多央企密洽整合对象,部分上市公司股价异动连连,这些信号都表明,今年将是央企整合大年。
作为众多上市公司的母公司,央企的举手投足都牵动着相关上市公司的神经。资料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央企实际控制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共有307家,已经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企业22家。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为34.57%,占流通市值的比重已经达到26.46%。
央企整合究竟遵循什么思路?哪些央企最有可能被重组?央企重组将涉及哪些上市公司?众多机构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由于“中投二号”挂牌以及央企户数减少的对象都主要是规模较小央企,市场将大部分目光集中在排名靠后的央企上,一些券商研究部门甚至按照央企规模详细列出可能被重组的央企及上市公司。
然而,多方信息显示,央企整合不仅仅停留在减少户数这一层面,下半年,央企“强强联合”,央企“以强并弱”,重要行业加速产业链整合方面,仍将陆续上演大戏,相关上市公司重组预期颇为强烈。
科研院所和贸易类央企将减少
不管是并入产业集团,还是纳入“中投二号”,科研院所和贸易类央企在下半年难改被重组的命运。
规模过小,是科研院类央企被列入“待嫁”队伍的主因。从2008年央企分户运营情况可以看出,科研院类央企的资产总量、利润与其同行业的产业集团相比,显得实力较弱。有数据显示,科研院所的资产量、利润总额等指标在国资委监管的央企总规模中所占比重仅为1%左右。
据记者统计,目前尚待重组的科研院所包括北京矿冶研究总院、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等。其中,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旗下控股的上市公司为北矿磁材,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控股有研硅股,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拥有烽火通信,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为大唐电信和高鸿股份的控股股东。中信证券的一份报告根据上述央企规模排名预测,上述央企控股的上市公司下半年均面临被重组的命运。
贸易类央企也同样存在规模偏小的问题,其中规模最小的中商集团2008年末资产总额为1亿元,规模最大的华孚集团公司的资产总额也仅为17亿元,与相关产业集团动辄上百亿的资产规模相去甚远。上述两家贸易类央企涉及的控股上市公司分别为华联股份和酒鬼酒。目前有迹象表明,中商集团有可能被纳入“中投二号”,而华孚正在中储粮与中粮集团之间选择“婆家”。
国资委副主任黄丹华6月底在中央企业科技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国资委将继续支持科研院所、设计企业与产业集团的联合重组。分析人士认为,科研院所和贸易类央企并入产业集团,是国资委一直鼓励的方向,但如果这些央企找不到合适的婆家,则很有可能被打包进入“中投二号”。
强强联合、以强并弱继续推进
与此同时,央企之间“强强联合”,优秀央企“以强并弱”的好戏仍将继续上演,因为这类重组有助于企业完善产业链,进而做大做强。
事实上,上半年,这几种类型的央企重组已经“风生水起”。在今年以来的6组12户央企重组当中,鞍钢攀钢“强强联合”,老牌地产央企中房集团被并入交通基建大户中交集团。
下半年,这两类央企重组还将增加新案例。近日有消息称,哈电集团整体并入国机集团计划已经上报,另有消息称,哈电集团与中国一重合并计划正在酝酿之中。资料显示,哈电集团是中国最早的发电设备制造企业,国机集团是我国机械工业的大型企业,中国一重是老牌重型机械制造央企。
从完善产业链的角度看,国机集团“收编”哈电集团颇合乎产业逻辑。该集团三大业务板块之一是工程承包,其中海外电力工程承包占据了很大份额,哈电并入将有利于国机做大工程承包业务。国机集团董事长任洪斌也曾表示,现阶段,国机集团对制造业关注最多的是与海外工程承包密切联系的发电设备。中国企业在海外搞电力工程承包,国机排名第一,但是国机没有制造企业。
宏源证券研究员杜朴则认为,中国一重主要生产核岛锻铸件设备,而哈电集团生产常规岛设备,两者的联合有望形成核电设备生产的协调效应,可以实现对核电站主要静设备的总包。
从上述分析可见,哈电与上述两方均存“情缘”,其重组势在必行。资料显示,哈电集团旗下有一家港股上市公司哈动力和A股上市公司*ST阿继。在2008年和2009年连续两年亏损后,*ST阿继从4月19日停牌保壳至今。分析人士指出,母公司层面的重组进展或使得*ST阿继复牌之路再添变数。
另外,随着中航材并入中航事件进入收尾阶段,接下来另外四大航空业央企,即中国东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中国民航信息集团公司以及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可能也会顺应国资委缩减央企数量、保留行业前三的思路进行整合。
从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央企“强强联合”和“以强并弱”十分值得关注。中信证券报告指出,央企从2003年开始掀起重组浪潮,至今已有69组央企进行了各种类型的重组,但其中只有“产业链整合”类的央企重组和“强强联合”类的重组存在较好的投资机会。在已完成重组整合的69组央企重组案例中,“产业链整合”大类有57%的股票重组当年最高收益率跑赢市场,“强强联合”大类有67%跑赢市场。
军工、电力央企整合值得期待
除了上述两类央企整合以外,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七大行业的整合和证券化率提高,也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投资机会。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在不同场合多次明确表示,国有经济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这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
细数国资需保持绝对控制力的七大行业,石油石化、电信、民航、煤炭、航运行业整合已基本完成,在国资委大力推动央企国企重组的当下,军工、电力板块理所当然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据记者统计,军工领域目前有十大央企,旗下上市公司四十余家,电力行业央企十二家,涉及上市公司二十余家。分析人士指出,国有资本要在这两大行业保持绝对控制力,就必须改变这种分散的局面,通过资本市场进行整合。
事实上,军工央企整合大幕已经悄然拉开。8月4日,ST轻骑发布公告表示,因大股东兵装集团拟议与公司有关的重大资产重组停牌30天。另外,最近两个交易日连续涨停的西仪股份,也存在资产重组预期。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也是兵装集团(亦名南方工业集团)。而电力央企的四大辅业集团的重组也将在今年年内完成。
部分央企重组方案及进展情况
母公司 | A股上市公司 | 重组进展 | 重组方案 |
中航工业 |
中航防务分公司 | 洪都航空 | 已完成增幅发;新方案探讨中 | 可能作为防务公司上市平台 |
中航飞机公司 | 西飞国际 | 股东大会通过 | 装入陕飞、中航飞机起落架、西安航空制动 |
中航通用航空公司 | 贵航股份 | 证监会驳回, | 定增装入中航标、天义电器和风雷公司;未来中航通飞上市平台 |
中航直升机公司 | 哈飞股份 | 方案讨论中 | 直升机公司上市平台,将装入昌飞等资产 |
中航发动机公司 | 航空动力 | 方案讨论中 | 发动机公司上市平台,将装入沈阳黎明等 |
中航发动机公司 | 成发科技 | 董事会预案 | 非公开增发约10亿元设立中航哈轴、收购成发集团发动机资产,并扩大航空零部件业务产能。 |
中航系统公司 | *ST昌河 | 已完成,正在 | 可能装入系统公司航电类资产 |
中航系统公司 | 中航精机 | 方案讨论中 | 可能装入系统公司航空机电类资产 |
中航系统公司 | 东安黑豹 | 证监会已核准 | 置入中航旗下乘用车和专用汽车资产 |
母公司 | A股上市公司 | 重组进展 | 重组方案 |
兵器工业 |
江南机器集团 | 银河动力 | 因超时暂停, | 以银河有限100%股权与江南工业约69%股权进行臵换,臵入江南机器系列导弹等军品资产 |
西安北方光电 | 新华光 | 再次启动, | 注入西光集团防务资产(精确制导),以及云南天达光伏40%的股权 |
母公司 | A股上市公司 | 重组进程 | 重组方案或母公司 现有资产 |
航天科技 |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中国卫星 | 卫星及载人航天制造、卫星应用、新能源 | |
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 | 航天动力 | 液体动力火箭发动机及飞船返回舱推进系统 | |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 院 | 航天机电 | 今年启动 | 火箭、卫星部件 |
母公司 | 上市公司 | 重组进展 | 重组方案或母公司 现有资产 |
航天科工 |
防御技术研究院 | 航天长峰 | 2009年11月 | 长峰集团将所持公司股份转给上级单位航天二院;公司有望成为二院上市平台;二院拥有地空导弹等军品,及医疗器械等民品 |
运载技术研究院 | 航天晨光 | 2010年1月 | 南京晨光集团将股权划转给上级单位航天科工运载研究院;有望成为四院上市平台 |
资料来源:本报根据国信证券研究报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