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信息披露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B145:信息披露
  • B146:信息披露
  • B147:信息披露
  • B148:信息披露
  • B149:信息披露
  • B150:信息披露
  • B151:信息披露
  • B152:信息披露
  • B153:信息披露
  • B154:信息披露
  • B155:信息披露
  • B156:信息披露
  • B157:信息披露
  • B158:信息披露
  • B159:信息披露
  • B160:信息披露
  • B161:信息披露
  • B162:信息披露
  • B163:信息披露
  • B164:信息披露
  • B165:信息披露
  • B166:信息披露
  • B167:信息披露
  • B168:信息披露
  • B169:信息披露
  • B170:信息披露
  • B171:信息披露
  • B172:信息披露
  • B173:信息披露
  • B174:信息披露
  • B175:信息披露
  • B176:信息披露
  • B177:信息披露
  • B178:信息披露
  • B179:信息披露
  • B180:信息披露
  • B181:信息披露
  • B182:信息披露
  • B183:信息披露
  • B184:信息披露
  • B185:信息披露
  • B186:信息披露
  • B187:信息披露
  • B188:信息披露
  • B189:信息披露
  • B190:信息披露
  • B191:信息披露
  • B192:信息披露
  • 放贷严守“白名单” 银行紧控开发贷
  • 越简单越好
  • 每日关注
  • 中国平安:下半年谨慎乐观做波段
  • 上市银行整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不高
  •  
    2010年8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放贷严守“白名单” 银行紧控开发贷
    越简单越好
    每日关注
    中国平安:下半年谨慎乐观做波段
    上市银行整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不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市银行整体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不高
    2010-08-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苗燕 ○编辑 陈羽 颜剑

    业内人士称:四方对账后才能准确作出判断

      ⊙记者 苗燕 ○编辑 陈羽 颜剑

      

      截至26日晚间,已有12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10年半年报。由于这12家上市银行,是大多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出借方,其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状况也可以说明当前银行业融资平台贷款的概貌。尽管披露的结果显示风险低于市场预期,但有业内人士提醒说,在“四方对账”结果出来前,仍然不能过于乐观。

      据披露,这些银行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占比不高、不良率极低,还款来源基本能够保证。从详细披露了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余额和占比的银行看,华夏银行的平台贷款余额为755亿元(人民银行口径),占比为15%;民生银行平台贷款余额为2015亿元,占比21%;深发展银行余额587亿元,占比16%;兴业银行余额1590亿元。大型银行的平台贷款余额相对稍高,建行为5000亿-6000亿元。

      除余额不高之外,由于银行的大多数平台贷款都在省级、市级以上,或经济发达的县域,因此,担保品和抵押物充足,风险隐患较低。其中,招商银行的平台贷款不良率仅为0.09%,建行的不良率仅为0.1%,工行的不良率为0.02%,中行的不良率为0.07%,南京银行、民生银行目前的平台贷款尚未发生不良,其他银行的不良率也保持在较低的水平。而为了防范可能被提高的监管要求,招行对平台贷款计提了高达2380%的拨备覆盖率。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提醒说:“个体的理性不一定导致群体的理性”。他指出,尤其是要防范可能存在“用一个盖子去盖三个坛子”的做法,也就是防止借款人或担保人用一笔资金来补充偿还多个银行的贷款。“而这靠银行自查是查不出来的”,该位人士表示。

      或许正是为了真正摸清平台贷款的风险状况,日前,包括财政部、发改委在内的多部门联手,组织地方政府、地方财政部门、平台公司、银行进行四方对账。这次对账与此前银行自查最大的不同是,银行不仅要跟平台公司对账,还要跟地方政府对、跟财政部门对,也要跟其他银行对。这种横向对账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彻查平台贷款的隐患,避免信息不对称。“一家平台公司借了多少钱,只有自己最清楚。而银行放款的时候也只管自己,这不利于摸清风险”,一位银行业的人士说。他认为,最终的结果预计也不会太差。

      据了解,按照计划,10月底之前,四方对账工作结束,以地方财政部门为主进行汇总上报。据消息人士透露,在汇总结果上报后,有关部门还将对平台贷款按照公益性、非公益性、还款能力等标准进行彻底分类,并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年底前,地方政府要上报有关工作的落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