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专版
  • 5:特别报道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观点·专栏
  • 13:调查·市场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投资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基金投资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视点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专访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对话
  • 公募基金再陷“羊群思维”
  • 从墨西哥湾到华盛顿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 打理分红
    是个“技术活”
  •  
    2010年8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基金投资
    公募基金再陷“羊群思维”
    从墨西哥湾到华盛顿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打理分红
    是个“技术活”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打理分红
    是个“技术活”
    2010-08-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本报记者 周宏

      

      每逢年中或年末,基金分红始终是个炒作的话题。这不最近这个消息又热闹起来了。

      根据某些媒体报道,基金分红在8月份再掀小高潮。天相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5只偏股型基金和9只债券型基金分红金额超过7亿元。但尽管如此,从分红基金的占比来看,开放式基金中,不分红者居多,约有300只年前成立的老开放式基金今年以来未分红。

      “有红能不分就不分,该分也不分”是行业内的一个痼疾。这种行为,现在业内已经有公论——属于侵犯投资者权益。之前南方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已经为此付出了代价,而分红有利投资者的说法也逐渐成为投资者的共识。

      不过,值得提醒投资人的是,分红的打理本身于投资者来说是样技术难度不低的“活”,而投资者在争取了分红的权益后,如果不好好打理的话,其损失可能远较有红不分来的大。这点投资者务必了解清楚。

      损失之一,来之于疏忽打理。不知道业内有几个投资者会有良好的分红的管理习惯,比如对于分红的时间、金额了然于胸。甚至在分红之前就提前做好投资计划的。

      虽然没有统计数据可以佐证,但是,平日所见的大多数投资者往往是连分红方案和总数都是不甚了解的。一家基金公司的客服部门曾经做过统计,其咨询电话的1/3是询问关于分红计算的,可见投资者对于分红的了解程度。

      在这种认知前提下,投资者对于分红的管理估计多数是停留在存款账户上吃利息的程度——而且多半还是活期。这样的管理水平和职业投资者每天现金头存轧账的精细管理水平差异是很大的,当然收益差距也是客观存在的。

      损失之二,来之于小额现金的再投资困难。分红往往是小额的,通常我们见到的分红方案数在每10份0.5~4元之间,大多是10%以内的净值分红。这种零敲碎打的资金,管理起来难度更大,申购个理财产品吧,摇个新股都有个最低资金限度,小额的股票投资也有个申购单位,最终总有些资金被零散留下来,一来二去,收益就更少了。

      损失之三,来之于投资渠道的狭窄和管理知识的缺乏,个人投资者的渠道狭窄是客观现实,申购新股好比买彩票,投资债券么,很多债券购买不到,投资股票倒是可以,但网下增发也没的参与,最后交易费率也不甚便宜,都是成本。

      分红如何处理,真的值得投资者好好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