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专版
  • 5:特别报道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特别报道
  • 11:特别报道
  • 12:观点·专栏
  • 13:调查·市场
  • 14: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周刊
  • A4:基金投资
  • A5:基金投资
  • A6:基金周刊
  • A7:基金·基金投资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视点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专访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研究
  • A16:基金·对话
  • 投资富国论: 震荡市场下的债券投资机遇
  •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王群航:不要忘了适当配置低风险产品
  • 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基金业最终比拼的是产品是否足够好
  •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中国经济增长会更加趋于平衡
  • 富国基金饶刚:债券分级新格局
  • 精彩语录
  • 人物简介
  •  
    2010年8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专版
    投资富国论: 震荡市场下的债券投资机遇
    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王群航:不要忘了适当配置低风险产品
    富国基金总经理窦玉明:基金业最终比拼的是产品是否足够好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中国经济增长会更加趋于平衡
    富国基金饶刚:债券分级新格局
    精彩语录
    人物简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中国经济增长会更加趋于平衡
    2010-08-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应该说过去二三十年中国经济都是处于高速增长期,未来可能不太会,也不太应该像过去增长那么快。但是从推动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来看,中国经济可能会更加趋于平衡。”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

      改革开放过去的三十年,中国经济依靠出口和投资推动了经济增长,过去的投资增长主要是重化工业为主导,而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相对偏弱。哈继铭指出,未来中国并不是不要投资,很多地区还是需要投资,很多行业还是需要先进产能的,比较环保的投资,所以未来投资的质量会进一步提高,向新能源、环保方面会加大力度。

      而对于中国的房价,哈继铭比较乐观。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现在社会上相当多富有的人在买房子,这占了30%,全国富人买房子的比例大概约39%,中西部地区可能在20%多。

      另外,中国金融产品极其匮乏,尤其是养老类的产品非常缺失,导致中国老百姓要通过一个载体完成储蓄,把钱放在银行是利率越来越低。中国的房地产在老百姓财富中占57%,在其他国家都是30%到40%,这说明中国老百姓把房子当作养老类的产品在购买,这种需求很难一味说成投机型的,这是他们一生储蓄的载体。

      按照哈继铭的逻辑,他总体看好中国的逻辑背景来自三个方面。第一,中国经济依旧对外开放,第二是短时间内人口红利效应仍将持续,第三是广大中西部地区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人口红利对中国过去贡献率达到20%,有10%是因为对外开放保持的企业管理水平和全球市场的视野开阔。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了经济增长4.6%,我们现在外向型很高了,再往前走空间有效。将来人口红利可能不是正的,会是负的,那就靠后两者了。”哈继铭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