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热评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这两天,房地产调控成为亚洲经济体的共同话题。新加坡打出“组合拳”抑制投机,中国香港和中国台北本月都宣布了旨在收紧房贷和增加供给的措施,而马来西亚也在考虑限制按揭贷款占房价的比例。
不过,在一片“喊打”声中,有一个例外格外扎眼。韩国政府本周发布声明宣布,将放宽房贷规定,并延长税收优惠措施,以提升楼市人气。
如果看看韩国楼市的低迷现状,当局出此“下策”也并非完全不可理解。7月份,韩国房屋成交降至去年2月以来的最低点,前七个月的房屋销售同比减少7.3%。如同美国考虑重新恢复楼市刺激措施一样,韩国也完全有理由对疲软的楼市做些什么。
然而,真正的问题不在于眼下该不该救不救楼市,而在于政府的政策太过多变。
如果回顾韩国房地产市场这几年的发展,不难发现典型的“过山车”特征。这不仅体现在房价的距离起伏,更体现在政策的阴晴不定,忽冷忽热。
不可否认,韩国政府对于打击房地产市场投机一向“心狠手辣”,几乎每一次房价出现大幅上涨时,当局都会马上采取这样那样的“对策”,比如2003年的“10·29房地产对策”、2005年的“8·31房地产对策”、2006年的“3·30房地产对策”和“11·15房地产对策”,等等。而韩国当局在楼市调控方面的最知名案例,当数2006年时三位政府高官因“房价太高”而引咎辞职。
但即便是如此频繁的干预,韩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却依然谈不上平稳和健康:投机者依然我行我素,而普通老百姓则为无力购房而怨声载道。2006年开始的一系列强力干预,加上金融危机的威力,让韩国的房价在此后几年间大幅下挫。不过,去年开始,韩国的房价再次显著回升。于是乎,在去年的下半年,韩国政府再次连续出招,将按揭占房价的最高比例由60%下调至50%,并要求银行提高放贷门槛。
在经过又一轮大刀阔斧的打压后,韩国楼市的热度果然降低不少,但却陷入了另一个极端。于是便有了本周政府宣布救楼市一揽子措施的一幕。
为何如此有决心的韩国政府却怎么也管不好楼市?原因其实很简单,政府的政策缺乏连贯性,经常是“拍脑瓜”式的决策,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解决当前的问题,而且会给未来埋下了隐患。房地产市场事关金融、经济和社会全局,因此针对这一领域的任何官方调控措施都要做到全盘规划,有章可循,而不能今天猛打、明天救市。
以这次的“逆势”救市为例,一边是政府在放松房贷政策,但另一边却是央行刚刚重启加息,如此状况势必令新的房地产刺激政策效果大打折扣。在利率看涨的背景下,那些有购房自住需求的老百姓也不敢贸然出手。
但与此同时,投机者则恰恰可以利用新的宽松政策和依然低廉的融资,继续炒高房价。而政府刚刚释出的调控减力信号,只会进一步助长投机气焰。一旦未来利率继续上升,房地产投机活动可能面临巨大冲击,进而制造又一个新的楼市残局给政府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