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专 版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私募看空者锐减 对周期性行业分歧拉大
  • 刻意低调的公司
  • 深B指创32月新高
  • 稀有金属隐含“跨界”概念 基金经理大举增持
  • 有色金属领涨
  • 高开高走 缩量反弹
  • 可转债全线飘红
  • 结构性产品领涨
  • 板块热点轮动
    机构分歧较大
  • 恒指涨幅创4周新高
  •  
    2010年9月3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私募看空者锐减 对周期性行业分歧拉大
    刻意低调的公司
    深B指创32月新高
    稀有金属隐含“跨界”概念 基金经理大举增持
    有色金属领涨
    高开高走 缩量反弹
    可转债全线飘红
    结构性产品领涨
    板块热点轮动
    机构分歧较大
    恒指涨幅创4周新高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刻意低调的公司
    2010-09-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雅媛 ○编辑 杨晓坤

      ⊙王雅媛 ○编辑 杨晓坤

      

      半年多前探访过一家上市公司,探访的起因是从报纸得知公司天天在回购。那个时候,此股票基本上一天可能只有几百万元的成交额,因此公司大笔回购自己股票显得特别明显。公司总部设在尖沙咀,下午5时多到办公室,公司人员基本上都下班了。跟公司财务总监寒暄一番之后,便开始步入正题。首先,请财务总监介绍一下他们公司的历史及行业的情况,之后便开始问我们准备好的问题,如他们怎样看公司的前景,怎样预期原材料价格影响毛利率等等。经过了大约一个多小时的讨论,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公司主要提供电子零件给日本的大品牌,日本大品牌是绝对主导方,它紧握着公司的毛利率,不会让你赚很多,但是又不会让你要亏钱,就这样乖乖给它打工就对了。还记得当时财务总监很少有地同意我们这个有点看淡公司的结论。离开前我们亦问到公司回购的原因,财务总监的答复是公司手上现金多,又没有什么大的投资项目,所以便回购公司股份把每股盈利提高,当作是回馈股东。探访完公司后,我们的结论基本上就是公司股价不是特别吸引人,8倍市盈率已经反映了工业股应有的价值。

      过了一段时间,有个在比较大型基金工作的朋友向我推荐这只股票,我便跟他说我探访过公司,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因为大家都算是竞争对手,他是不会跟你说清楚他看好的理由的。当时,我特别再次研究了一下这只股票,还是没有改变我的看法。到了3月尾的时间,集团公布2009年全年业绩,盈利同比大跌50%。我们还暗自窃喜没有随便听别人意见。谁知道一个月后,公司宣布接到了一个大客户的订单,订单的银码等于集团3年的营业额。消息一出,股价便如火箭般升上去。短短3个月,股价便足足升了3倍。

      事后回想整件事情,公司回购是有原因的,就是其实公司已经知道会拿到了大订单。只不过因为这个消息还没有向外披露,因此公司便在我们面前装着没有多大前途的样子。如果当时我是代表某一大基金,而不是以个人投资者身份去见公司,得到的结果会否有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