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市场·观察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深圳未来30年的标杆意义在哪里
  • “超英赶美” 我国对外投资将迎黄金十年
  • “以资本促转型”任重道远 深交所将加强多层次市场建设
  • 中外合资旅行社
    出境游业务试点启动
  • KB资产运用获QFII资格
    QFII家数增至98家
  • 贾庆林呼吁各国
    审慎把握“退出”时机
  • 财政部将强化
    “绿色税收”促减排
  • 夏季达沃斯即将举行
    聚焦四议题共谋“可持续”
  •  
    2010年9月8日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2版:要闻
    深圳未来30年的标杆意义在哪里
    “超英赶美” 我国对外投资将迎黄金十年
    “以资本促转型”任重道远 深交所将加强多层次市场建设
    中外合资旅行社
    出境游业务试点启动
    KB资产运用获QFII资格
    QFII家数增至98家
    贾庆林呼吁各国
    审慎把握“退出”时机
    财政部将强化
    “绿色税收”促减排
    夏季达沃斯即将举行
    聚焦四议题共谋“可持续”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深圳未来30年的标杆意义在哪里
    2010-09-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亚夫

      □作者 亚夫

      作者系

      本报首席编辑

      前30年,深圳的标杆意义在于它的增长速度和硬件建设,以及敢为人先、敢于探索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未来30年,深圳的标杆意义将在哪里呢?除了经济结构需要调整、相关硬件需要升级外,在社会文化等软实力方面能否有更新思维、更大突破、更有价值的探索,值得期待。

      深圳经济特区建设已有30年。

      如果说,前30年深圳的标杆意义在于它那举世罕见的增长速度,那么在未来30年,深圳对于中国来说,它的标杆意义又在哪里呢?是继续发展缺少本地特色的“硬”产业,还是“软硬兼施”同步发展具有区位优势和特色的“软、硬”产业?值得观察。

      前30年,深圳的发展速度非常惊人。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综合性现代化大都市,深圳用了30年时间以年均25.8%的增长率,使本地区经济规模增长了979倍,创造了世界城市发展史上的奇迹。现在,深圳的人均GDP已经达到1.36万美元,率先步入了中等发达地区水平。这种速度简直难以置信。

      不仅如此,深圳前30年的标杆意义还在于它“敢”做。敢闯敢试,敢为人先,敢于打破框框,向时间要金钱、向效率要生命,这就是深圳人的底气所在。这种行事风格也使深圳产生了“磁场效应”,30年来聚集了大量人力资源与经济要素,成为当下中国最具活力的开放型城市之一。

      但一场国际金融危机改变了中国的外部经济环境。深圳也不例外,在外需主导型经济已经面临众多挑战,资源约束、环境约束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在珠三角地区已经形成一股整合潮流的大趋势,深圳下一步走什么路、怎么走,令人关注。

      从国家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到《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直至最近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深圳未来的发展蓝图正在呈现,它在未来的标杆意义似可从三方面来观察。

      其一,加快发展方式转型的标杆意义。根据新的改革方案,深圳将从一个外向型综合性经济特区转变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改革开放的先行区、自主创新的领先区、现代产业的集聚区、粤港澳合作的先导区、法治建设的模范区,并由此强化其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地位。

      深圳的这种城市功能与定位的变化,不仅对既有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有重大影响,而且对整个城市的社会治理结构也将产生全面而深远的影响。成效如何,将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其二,全面创新对外开放的标杆意义。根据新的改革方案,特别是《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一步深港合作将会出现前所未有的景象。深港将以现代服务业为抓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在全国率先打开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发挥示范作用。

      从30年发展的历程看,“香港因素”一直是推动深圳发展的一大外部动力。现在,凭借我国香港地区高度国际化、自由化的市场优势,利用前海深港合作新平台,推进与我国香港地区的融合发展,将是深圳深化改革、创新对外开放的一次新机遇。除了经贸合作,能不能在社会文化层面有所突破,也值得关注。

      其三,强化综合配套改革的标杆意义。根据新的改革方案,深圳将在下一轮发展中,拥有“四个先行先试”的先发优势。一是重大举措的先行先试,二是制度设计的先行先试,三是体制创新的先行先试,四是对国家加强内地与香港经济合作重要事项的先行先试。

      这“四个先行先试”触及改革攻坚的难点。也就是说,深圳在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方面是否有所作为,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是否有所突破,在科学发展的方面是否在全国能率先形成新的模式,为新一轮发展创造新鲜经验。在这些地方,深圳的表现将引人注目。

      由此来看,深圳的改革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地步,不仅要强调经济改革,同时还要强调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是一个更复杂的系统工程的开始。这样的改革,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支持,离不开思想文化领域里的研究成果。从这个角度来观察,深圳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单个产业因素,最好还要有更深一层的谋划。

      比如,在前不久深圳公布的五大领域六十大项目中,涉及生产制造与基础设施建设的“硬”产业与“硬件”建设比重还比较大,经济还比较“硬”。在科研部分,尤其是社会科学部分,还比较“软”。在与我国香港地区的合作方面,完全可以与国际知名的香港高校与研究机构开展深度合作,为高端服务业储备软实力,为打造岭南文化,创造独一无二的区域优势,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