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信息披露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价值报告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资金
  • A7:市场·观察
  • A8:广告
  • A9:市场·期货
  • A10: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基金公司再添新成员
    多元主体参与扩容盛宴
  • 华融转型初稿形成
    呼吁“四大”建战略联盟
  • “替父还债”路坎坷 友邦10月底将圆上市梦
  • 基金发行紧盯“消费”潮流
  • 机构一线
  • 星展集团酝酿
    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
  •  
    2010年9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机构
    基金公司再添新成员
    多元主体参与扩容盛宴
    华融转型初稿形成
    呼吁“四大”建战略联盟
    “替父还债”路坎坷 友邦10月底将圆上市梦
    基金发行紧盯“消费”潮流
    机构一线
    星展集团酝酿
    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替父还债”路坎坷 友邦10月底将圆上市梦
    2010-09-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记者 黄蕾 ○编辑 陈羽

      

      一波三折后,终尘埃落定。昨日来自香港的消息称,友邦保险上市时间表敲定,10月5日启动 IPO巡回推介,21日定价,10月29日在港挂牌上市,初步集资规模约150亿美元,将成为继农行之后,H股的又一艘“超级航母”。

      

      融资路坎坷

      一年多来,由于母公司美国国际集团(AIG)在价格、时间和控制权等主要因素上难以取舍,令友邦与香港资本市场总是失之交臂。

      友邦原计划今年初在香港上市融资200亿美元,因3月英国保诚集团表示要以355亿美元收购其全部业务而中止上市之路。

      然而,保诚的“蛇吞象”举动却遭到其股东们的强烈反对。股东认为收购价过高,保诚无奈修改受让价格,降至304亿美元。岂料,AIG态度强硬,不愿接受降价,导致收购最终流产。友邦无奈重启IPO之路。

      在重启IPO之前,AIG曾尝试Pre-IPO,以定向募集的形式向全球机构投资者和富豪出售高达30%的友邦股份。中资机构一直是绯闻榜上的主角。据有关媒体报道称,真正深入参与友邦股权收购的中资机构主要有三家——中国人寿、信达资产和复星集团。然而,由于友邦开价过高及承销商中间抬价等因素,导致三家中资机构决定退出竞购。

      最终,友邦没有携手任何战略伙伴,而是选择“裸奔”——独自进入IPO程序。据外电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友邦在香港上市后半年内,将不发行新股,基础投资者及AIG所持有的友邦股份都将有6个月禁售期。

      据悉,友邦承销商团队在巡回推介时透露,友邦的业务仍具上升动力,截至今年11月底,友邦税前利润将不低于20亿美元。此外,截至今年5月底,友邦共有资产957.38亿美元,总股本值165.47亿美元,内涵价值219.78亿美元。

      

      谁会是下一个友邦

      对于友邦来说,这次上市融资的主要目的无非是“替父还债”,偿还AIG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所获得的政府援助资金。没有官方数据表明AIG究竟要还美国政府多少钱,美国舆论称这笔巨资高达1823亿美元,也有流传于保险业内的说法是,AIG2010年底到期的应还金额约有1200亿美元。

      友邦如能成功上市,当能解AIG还债的燃眉之急。据业内人士粗略估算,如AIG成功变卖友邦及其他已披露的待售资产,合计近1000亿美元交易款能落袋。若欠款真如美国舆论所言高达1823亿美元,那是否意味着还会出现第二个“友邦”,被插上待售牌或上市牌,以替父还债?

      事实上,梳理AIG资产结构后不难发现,友邦等资产被相继剥离后,其所剩优质业务寥寥。由AIU更名至Chartis(中文名“美亚保险”)的非寿险业务,可以说是AIG现有业务中唯一能卖上好价钱的“值钱”资产了。Chartis旗下有美国本土及国际两大业务板块,据了解,2009年,Chartis国际业务利润约7亿美元,净保费300多亿美元。

      不同于对寿险业务的局部区域规划,AIG的非寿险业务一直是全球性统筹的。一个简单的例子是,AIG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寿险业务都是各自独立,包括产品线、渠道等,而非寿险业务Chartis却一直实行资源共享、全球性网络,这也一直是AIG引以为豪的地方。

      但这可能会增加Chartis的被卖难度。一位业内人士称,“因为是局部区域的关系,AIG对旗下寿险业务可以分国家或地区单独出售,比如南山人寿、友邦保险等,但对Chartis就只能整体出售,一旦分拆出售,会切断整体的资源和网络,价值就会明显被低估。”

      也正是因为这个难度,让Chartis内部员工坚信自己所在的这家公司,属于AIG的“非卖品”。记者从该公司内部了解到,目前,他们尚未听说公司要被变卖的任何消息。

      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按照AIG之前的内部规划,若今后有需要,不排除未来将Chartis上市融资的可能性。一旦走到这步,昔日的保险帝国将正式宣告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