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之二
加息会否不期而至
⊙记者 周鹏峰 ○编辑 衡道庆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年广义货币(M2)增长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就前三季度货币政策运行来看,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2010年实现年初设定的目标毫无悬念,不过对四季度加息与否预期则不一致。
截至8月末,我国M2余额68.75万亿元,同比增长19.2%,新增人民币贷款5.71万亿元。M2增长与目标逼近,基本遵守“3322”节奏管控的银行信贷投放量也基本符合预期。建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货币政策目标不会改变,现在看不出监管部门有变化的迹象,商业银行亦无改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则认为,总体来说,今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可能稍高于7.5万亿元,M1(狭义货币)、M2总体会与目标接近,不会有太大偏差。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货币供应不会突破目标值。
M2增长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7.5万亿元左右被认定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目标,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合理资金需求,同时也有利于管理好通胀预期、提高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对于未来货币政策会否迎来方向性拐点的问题,赵庆明认为,未来仍处于经济复苏期,发展趋势不会是直线上升或下降的过程。而从过去的经验来看,经济复苏期货币政策不会发生急剧的转变,可能会有温和转向,未来会从适度宽松到稳健偏紧。连平则认为,到明年年初货币政策保持稳定为好。
鲁政委则认为,强化资本充足率的管理即是拐点的开始,不过他也表示,拐点不会是忽然而至的。
实际上,为对冲银行流动性,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且考虑到外汇占款一度大幅增加等因素,央行分别于1月18日、2月25日、5月10日三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以说,虽然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方向不改,但从紧的趋势也在逐步显现。
目前市场较为关注的是,加息这一进一步从紧的措施会否在年内出台,对此,市场预期存在分歧。连平认为,第四季度不太可能加息,至少目前不会加息。中国利率变动与经济增长有着密切关系,连平认为,四季度经济增长可能比三季度要低,因此加息要慎重。与此同时,他预计9月物价可能达到年内高点, 10月之后会有所回落,因此,在CPI压力有所缓解时,加息的可能性也不大。且美、日都在推行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日本最近又调低了利率。而7月-9月,我国资本流入步伐加快,这时提高利率,扩大同美国的利差水平,将进一步增加资本流入的压力,且加息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更大。
赵庆明也认为,四季度加息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全球经济存有隐忧,日本最近则重返零利率。他认为,我国对房地产调控的加强,以及节能减排等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将在3-4季度显现出来,所以无论从外部还是内部来看,都不具备加息的可能性。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则持有相反的预期。9月29日,中国人民银行召开第三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令人关注的是,与此前一直强调“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的次序不同,本次货币政策委员会将“防通胀”提到了首位,而且认为“任务依然艰巨”。鲁政委认为,这很可能暗示如果未来CPI再创新高,则加息可能骤然而至。
他认为,对经济下滑担忧的消退、消除“负利率”的舆论压力、CPI可能持续3%左右的预期、汇率回归弹性对利率制约的消除,是加息可能在近期出台的主要原因。从时间上来说,如果CPI突破前期高点,加息就可能出台,最快可能在三季度数据公布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