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尚待检验
量化基金年考:
数量突破10只
业绩尚待检验
⊙记者 巩万龙 ○编辑 张亦文
昨日,随着酝酿已久的长信量化先锋的正式发售,国内量化基金终于首破10只大关。
2009年曾被称为量化元年,经过一年的发展,国内量化基金数量终于突破了双位数。一些基金业内人士表示,量化投资本身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成长,而前几年非正常状态下的A股牛熊转换给量化投资带来“数据断层”困境,随着最近两年市场正常化,量化模型建立所依赖的数据更全面了,量化基金大好的发展机遇依然慢慢临近。
根据wind数据,截至9月19日,只有不到一半的量化基金产品年初以来收益率挤进同类基金的前1/2,因此业绩饱受诟病。长信金融工程部、国际业务部总监叶琦表示:“对量化理念贯彻的不足,可能是国内量化基金业绩不理想的主要原因。”
事实上,量化基金业绩并非全军覆没。据统计,目前9只量化产品业绩最优的华商动态阿尔法成绩,今年以来单位净值增长率达到9.28%,同期收益在117只偏股混型基金中排名第六;中海量化策略、长盛量化红利同期收益分别在185只普通股票型基金中位列62位、95位。
引入量化模型的富国沪深300年初至今亏损17%,在9只增强型指数基金中位列第四。而同期的沪深300指数跌幅19.06%,量化增强的效果可见一斑。
叶琦认为,量化投资应该是系统性的,包括战略资产配置、行业资产配置、选股策略、交易策略四个层面,投资团队对于量化理念的理解和人员配备决定了量化投资的精确性。
一研究基金的分析师告诉记者:“实地调研量化基金时发现,定性的比重远比外界看到的要大。目前国内量化产品对量化投资策略的运用更多地还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
在许多基金业内人士看来,量化投资在中国不仅要给予宽容的投资空间,更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来历练,当前量化投资毕竟刚刚兴起,各家基金公司建立的数据模型需要不断修正,因此要理性看待量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