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财经海外
  • 7:产经新闻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融资
  • 12:创业板·中小板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资源股行情仍可持续
  • 招商证券:提高周期性行业配置
  • “煤飞色舞” 更多还是货币现象
  • 行业报告
  • 通胀行情引领大盘
  • 量化宽松引爆有色行情
    券商长期看好黄金股
  • 最新评级
  •  
    2010年10月13日   按日期查找
    A6版:市场·观察 上一版  下一版
     
     
     
       | A6版:市场·观察
    资源股行情仍可持续
    招商证券:提高周期性行业配置
    “煤飞色舞” 更多还是货币现象
    行业报告
    通胀行情引领大盘
    量化宽松引爆有色行情
    券商长期看好黄金股
    最新评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行情引领大盘
    2010-10-1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浙商证券 吕小萍 ○编辑 杨晓坤

      ⊙浙商证券 吕小萍 ○编辑 杨晓坤

      

      国庆期间的海外股市就像导火索,引爆了沪深两市的权重股行情,在有色、煤炭、黄金、证券等众多权重股的快速拉升之下,指数就像吃了兴奋剂般上行,原先遥不可及的2800点已经顺利被突破。从本质上来讲,这波行情属于通胀型的指数注水行情,这波行情的中期力量不可小视。

      通胀型结构行情占据主导

      在节前,主导行情的是主题性投资的结构型行情。涨得较好的,大多是医药、零售、建筑园林等大消费相关的小品种股票。但这波行情有本质上的不同,相对来说,这是一波属于通胀型结构型行情。

      通胀是核心推动力,通胀已经成为全球的核心词,其背景是各国政府的争相贬值货币,虽然国际国币基金组织呼吁各国克制使用汇率工具,但货币战争已经处在实质性混战中。美国经济基本面下行和美联储的宽松政策给美元带来贬值压力,近期美元大幅下跌,大宗商品价格回升。这种货币贬值带来的货币标价的变动,是全方位的,当然也会包含股市的股票品种标价变动。这种全方位的贬值是剧烈持续的。因此,引发的阶段性通胀行情也是必然的。

      具体表现上,通胀型行情表现为资源类品种的快速上行。典型的如近日的煤炭、有色、黄金等。在节前,笔者已经提醒过要关注通胀主题的崛起。在货币贬值的时代,唯有稀缺的、不可再生的资源具有保值性。由此可见,近期行情的启动根源在于货币贬值。回顾国内,农产品价格上行,从银价暴涨到农产品糖价等价格上涨,以及楼市价格上行等,各个点的价格都在爆发,通胀预期的弥漫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股市的价格洼地正在被挖掘,作为资金投资方向来说,楼市已非好的去处,股市作为蓄水池,将成为资金新一轮的集聚地。后市投资者对于这波通胀型的结构行情不可小视。

      短期看通胀 中期还看大消费

      在这样的通胀型行情之下,伴随小盘股泡沫的清洗,随着创业板解禁大潮的来临,小盘股终于找到了调整的理由。医药、建筑园林、家纺等主题类强势品种纷纷回调,虽然从表面来看是解禁潮逼近引起,但实质上是由前期涨幅过大、价格过高引起的。这类品种依赖的是远期的成长预期,预期也很容易被透支,用2011年,甚至2012年的业绩估值毕竟有乐观预期成分,有较高风险性,这个阶段进行适时的价格回调修正是必要的。价格的回调是一次清洗,同样意味着机会。

      短期内通胀行情的明确性不言而喻,指数已经像气球一样快速膨胀,而赚了指数不赚钱的效应已经出现,明确的投资思维应该分清短期和中期的区分,而不是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短期内,通胀型结构行情,即所谓的风格转换已经开始,权重股行情仍有继续表现的空间,货币贬值不止,资源股行情不止。对于大盘指数来说,一旦趋势确立,不需要考虑太多,顺势选择强势品种即可。而对于中期,大消费品种,包括医药、家纺、建筑园林等等,短期内受到冷落,但并不会妨碍其中期强势,经济结构的转型是股市运行的大背景,新兴产业、消费股在经过价格清洗之后,仍有机会再度转强。

      市场是试金石,对投资人的耐心、眼光都是考验。在这样一个风格转换的时期,更需要对行情本质有更好的理解。坚持和耐心很重要,转变和趋势也很重要,一切还是以市场为导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