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理财一周
  • 11:车产业
  • 12:路演回放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三论大牛市已经启动
  • “千年极寒”:从假说到概念
  • 稀土走私“漏网之鱼”惊人
  • 历经大风大浪后更为强大的能力来自何方
  • 楼市新政着眼金融安全
  • 美国经济正失去多种稳健增长要素
  •  
    2010年10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三论大牛市已经启动
    “千年极寒”:从假说到概念
    稀土走私“漏网之鱼”惊人
    历经大风大浪后更为强大的能力来自何方
    楼市新政着眼金融安全
    美国经济正失去多种稳健增长要素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千年极寒”:从假说到概念
    2010-10-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桂浩明

      ⊙桂浩明

      

      这几天,沪深股市中冒出来一个“千年极寒” 概念,并有一大批股票被纳入其旗下。在二级市场上,这些股票大受资金追捧,俨然与有色金属等资源类板块一起,成为当前行情的热点。这个新概念提出之际,恰逢沪深股市出现大涨行情,市场对题材的响应程度比较高,于是“千年极寒”概念股也就被炒得风生水起。

      所谓“千年极寒”,据说是由几位欧洲科学家提出来的。他们根据今年的“拉尼娜现象”以及夏季北半球出现的高温天气,判断出今年冬季北半球会出现千年一遇的寒冷天气。于是,马上就有人想到,届时取暖用品是否会变得很紧俏?粮食及副食品供应能否有保障?顺着这样的思路,一大批所谓“千年极寒”概念股也被人挖掘了出来。其中即包括煤炭,也包括服装及床上用品,还有空调以及食品等各个行业的股票,凡是与人们的冬季生活相关的,几乎一网打尽。还有一些人提到,“千年极寒”或许使得中国北方地区不再适合居住,因此南方地区的宾馆酒店也值得投资,就差没有推荐正被洪水包围中的海南岛物业了。

      不过,就在“千年极寒”概念被大肆渲染时,其破绽也露了出来。人类有完整气象记录的历史不过百余年,对于几百年以及几千年前的气候状况,至今所知甚少,根本无法精确地判读当年气温是多少度。在这种背景下推论“千年极寒”,显然缺乏依据。而且,“拉尼娜现象”主要对热带太平洋周围地区影响比较大,而对于高纬度地区的影响并不很突出,仅仅因为今年“拉尼娜现象”较为活跃就得出北半球将出现“千年极寒”,未免过于轻率了些。还有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以人类现有的气象研究手段及技术而言,还没有能力预测类似“千年极寒”这种极端气候。提出“千年极寒”的是波兰气象学家,也有德国学者提出了相似观点,但迄今从未获相关国际组织的认可,也没有哪个国家的气象部门认同或者因此发出预警。按照中国科学家的判断,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出现“千年一遇寒冬”的可能性极小。作为学术研究,推断“千年极寒”,是很正常的。但若把假说当成一定会发生的事实,将预测视为实际结果,则必然陷入了盲从。如果有人相信今年会出现“千年极寒”,担心到时候取暖用品紧张而现在提前购置,那倒也没有什么,算是未雨绸缪。但如果认为届时取暖用品会涨价,生产企业会发大财,现在就把该企业股票买好,无疑就成了投机,所面临的风险不能不说是巨大的。为一件小概率事件而投下巨资,显然不是理性投资者的所为。

      可是,如此简单的道理,却并没能阻碍“千年极寒”概念的出世以及在沪深股市上的异动,说明尽管倡导价值投资已很多年了,但市场对此的认知度依然不高,相反对于概念炒作之类,仍有着相当强烈的偏好。当然,关注并且操作一些概念股也是市场的正常行为,问题在于,对于相关的概念,必须是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有科学的分析与判断,而所谓“千年极寒”概念从提出到相关股票的暴涨,却不见有严肃认真研究的影子,只有浮躁的炒作。我们不该怀疑,将“千年极寒”概念引入到股市也是出于某种善意,为了给市场增添更多机会。只是当提出一个有违于科学常识的概念时,实际上就已陷入了过度投机的泥潭。若干年前,因为某篇文章,市场上掀起过一阵“纳米热”,纳米概念股甚嚣尘上。而今,谁还知道有几家上市公司涉足纳米技术?有纳米概念的股票又得到了怎样的估值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信“千年极寒”概念必定会像泡沫一样破灭。但是,喧闹过后,我们又该记取些什么呢?正是因为忘记了纳米概念带来的伤害,才使得“千年极寒”概念在今天又得以滋生的土壤,那么如果现在还不能汲取教训,那距离下一个似是而非概念出笼,大概也为时不远了。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