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要闻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突击入股成监管“雷区” 港交所拟设IPO前引资时限
  • 力推首个全国性创投协会 发改委欲主导创投圈
  • 中国光伏产业的蝴蝶效应
  • 全国备案创投注册资本近1500亿
  • 风投“掘金”
    EMBA同学会平台
  • 科技部酝酿
    科技成果转换引导基金
  •  
    2010年10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10版:公司·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10版:公司·融资
    突击入股成监管“雷区” 港交所拟设IPO前引资时限
    力推首个全国性创投协会 发改委欲主导创投圈
    中国光伏产业的蝴蝶效应
    全国备案创投注册资本近1500亿
    风投“掘金”
    EMBA同学会平台
    科技部酝酿
    科技成果转换引导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国光伏产业的蝴蝶效应
    2010-10-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撰稿 陈恺 ○编辑 全泽源

      ⊙撰稿 陈恺 ○编辑 全泽源

      

      上周五,普华永道和美国国家风险投资协会根据汤姆森路透的数据作出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刚刚结束的2010年第3季度里,美国风险投资总额同比下降了7%。另一个数据的下降可能会让更多人感到惊讶。2010年第3季度在清洁技术上的投资从第2季度的15亿美元跌到了6.2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降了近三分之一。按行业划分,软件业2010年第3季度得到了超过10亿美元,生物技术得到了9.43亿美元。清洁技术只能屈居第三。

      在所有清洁技术中,太阳能投资上的下降尤其明显,由2009年第3季度的4.51亿美元到2010年第3季度的1.44亿美元。由此可见,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季度中,风险投资额的减少与去年同期相比主要来自于太阳能行业。虽然这两年,从美国到中国的各国政府都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地推动清洁技术尤其是太阳能的发展和应用。一些针对风险投资的调查和研究也表明大多数的风险投资在未来数年内也把清洁技术放在了投资的重点。这次的调查结果相信会让一些人感到意外。事实上在美国,风险资本对清洁技术包括太阳能的投资,从近一两年开始就呈下降趋势。2007年,美国在清洁技术上的投资能占到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强。但2009年全年,在清洁技术上的投资每个季度均持续下滑。行业占比已经不足总投资额的20%。虽然今年上半年有了一定反弹,但最近的调查仍然反映了清洁技术受风投青睐度低于预期。那么,美国风险资本为什么没有追捧最热门、政府支持力度最大的清洁技术行业,尤其是太阳能呢?

      其实,这与咱们国内的太阳能行业有些密切的关系。几年前,硅谷的一些太阳能公司,比如Solyndra、Nanosolar、MiaSole开始投资研发新一代的薄膜太阳能技术,希望对太阳能电池组件带来革新性的变化。与我国太阳能企业普遍采用的多晶硅生产技术相比,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较低。但薄膜太阳能电池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不使用在几年前供不应求、价格不菲的硅原料,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将显著下降,能耗也明显低于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如果光电转换效率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将会有大规模的市场需求。当然,薄膜太阳能的技术难度也较高,被认为是多晶硅太阳能电池之后的下一代太阳能电池技术。这些公司通常都由一些硅谷芯片和存储系统企业的“老兵”创办。这些企业对太阳能行业可能产生的革新性变化和市场前景也吸引了数十亿的风险投资。身处创造了半导体、个人计算机、互联网等多个行业神话的硅谷,他们有理由梦想成为太阳能行业的英特尔,思科,或者苹果。能够用新的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改变整个行业。

      但是当这些企业终于开始上马大规模生产的时候,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多晶硅近年上马项目过多造成产能过剩,再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多晶硅材料价格大幅下降。而且后危机时代各国政府尤其是中国政府通过多方面对太阳能行业进行大幅补贴,中国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商已经能够提供更便宜的晶硅太阳能电池,并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抢占全球太阳能电池的市场份额。这就为美国新一代的薄膜太阳能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打乱了他们改变太阳能电池生产技术和竞争格局的计划和时间表。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研发新技术之后,美国企业已不得不提前开始考虑新技术的研发和生产成本。

      尽管美国从政府到民间对像Solyndra这样的太阳能企业的支持仍然很大。美国总统奥巴马甚至亲自考察了Solyndra的新工厂,并亲自为其背书,宣称经济增长的真正引擎总是来自于像Solyndra这样的企业。同时联邦政府也为其新开设的工厂提供了超过5亿美元的贷款担保。但是就在新工厂在建的同时,中国的低成本太阳能生产厂商已经能够将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价格下降了40%。来自中国的低成本竞争已经削弱了新一代太阳能技术的优势,使得美国的新一代太阳能企业被迫尽快提前开始大规模生产,并且提前开始考虑削减成本,调整战略,以求能在市场上谋取一席之地。

      即便如此,与中国大型多晶硅太阳能企业如无锡尚德、天威英利等已普遍达到1-2G瓦的产能和全球扩张的步伐相比,Solyndra预计到2011年底达到300兆瓦产能的计划和过贵的价格仍然显得苍白无力。正是这些太阳能全球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得美国的风险资本开始逐步减少甚至退出在美国的对资本额需求较大的太阳能生产项目投资。

      对于美国太阳能行业来说,是不是就此失去风险资本的青睐呢?显然不是。虽然大资本的太阳能生产项目未必还能得到风投的巨额支持,而更多来自政府和产业的资助。但资本额需求较小的太阳能技术和设备研发型企业仍然会是风投的宠儿。那些薄膜太阳能企业,在持续技术革新,提高光电转换率,研发生产设备的同时,未来也应可与中国企业合作,实现技术转让,转移生产基地,在全球化的今天找到生存之道。事实上,国内已有多家太阳能企业,例如浙江正泰和保定天威等,开始发展薄膜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我国政府去年也和全球最大的薄膜太阳能电池生产商美国第一太阳能公司(First Solar)签订了在内蒙古建设2000兆瓦非晶硅太阳能电站并建设薄膜光伏组件生产厂的协议。薄膜太阳能电池的前景,仍然值得期待。

      (斯坦福大学博士,赛伯乐中国投资创投合伙人,InfowareLab商业开发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