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融资
  • 11:上证零距离
  • 12:调查·区域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B125:信息披露
  • B126:信息披露
  • B127:信息披露
  • B128:信息披露
  • B129:信息披露
  • B130:信息披露
  • B131:信息披露
  • B132:信息披露
  • B133:信息披露
  • B134:信息披露
  • B135:信息披露
  • B136:信息披露
  • B137:信息披露
  • B138:信息披露
  • B139:信息披露
  • B140:信息披露
  • B141:信息披露
  • B142:信息披露
  • B143:信息披露
  • B144:信息披露
  • G20“货币战停火协议”生效? 美元再跳水
  • 从“星巴克速度”
    窥探经济节奏
  • 客观、全面和辩证地看待创业板市场
  • 新交所“迎娶”澳交所
    被视为股市再度走强“催化剂”
  • 经济被本币升值“绑架” 日央行誓将宽松进行到底
  •  
    2010年10月26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财经海外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财经海外
    G20“货币战停火协议”生效? 美元再跳水
    从“星巴克速度”
    窥探经济节奏
    客观、全面和辩证地看待创业板市场
    新交所“迎娶”澳交所
    被视为股市再度走强“催化剂”
    经济被本币升值“绑架” 日央行誓将宽松进行到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G20“货币战停火协议”生效? 美元再跳水
    2010-10-2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25日,美元兑日元刷新15年低点 本报传真图

      至少从金融市场的反应看,刚刚结束的G20财金高官会议没有白开。周一,美元汇价全面大幅下跌,兑日元一度创15年新低,股票和商品等风险资产则纷纷走高。有分析认为,G20高官会议承诺抵制竞争性贬值的“货币战争”,这可能帮助消除近期的一项主要风险。

      ⊙记者 朱周良 ○编辑 朱贤佳

      

      美元兑日元再创新低

      25日伦敦早盘,依据16种贸易伙伴货币编制的美元指数大跌逾0.6%,至76.7附近。其中,美元兑日元一度大跌超过1.1%,低见80.41,再创15年新低;欧元兑美元则一度大涨0.8%,至1.4080一线。

      与美元颓势相对应的则是大宗商品和股市的走强。周一东京尾盘,MSCI亚太指数大涨1.3%,泛欧斯托克600指数早盘则上涨0.4%,标普500指数期货盘前一度涨0.7%。

      在期货市场,各类大宗商品均大幅上涨,国际油价盘中一度逼近83美元,涨幅超过1%;金价也上涨1.4%,逼近1350美元;铜、棉花等商品期货涨幅更大。

      苏格兰皇家银行的外汇策略师科尔表示,G20的会议公报似乎表明,各国在避免出现贸易和货币大战方面迈出了一小步,这帮助提振风险资产的表现,同时对美元构成打压。

      经过两天的会议,来自G20的财长和央行行长发布了一份联合公报,承诺采取更多由市场决定的反映经济基本面的汇率政策,减少汇率过度和无序波动带来的负面影响,避免采取竞争性贬值措施。

      在本次会议前,各界对于全球可能面临一场“货币战争”的担忧陡增。为了刺激本国出口,许多经济体都采取了保护主义的政策措施,比如,美国持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日本等国则直接对汇市实施了干预,旨在压低本币,利好出口。

      

      美国被指操纵货币

      尽管股市对G20会议作出了正面的回应,但美元的持续剧烈波动也引起了各国和投资人的关注。而在这背后的美国货币政策取向也引起了G20国家的争议。

      很多专家都指出,美联储持续推行的量化宽松政策,对刺激本国经济的效果已经很有限,因为当前缺的并不是流动性。而与此同时,类似政策却变相打压美元,给全球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带来巨大的流动性管理风险。

      在上周末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一些国家的官员就公开批评了美国的这种政策。德国经济部长布鲁德雷表示,他已经清楚指出放宽货币政策是错误的方向。在他看来,货币供应长期过度地增加,等同于“间接操纵汇率”,直指美国操控美元汇率。

      “对于美国的货币宽松或者说印钞政策,外界有广泛的批评。”布鲁德雷在一个发布会上说,“我试图清晰表明我们的观点,即这种做法是完全错误的。”他进一步指出,如同G20会议公报所指出的那样,汇率应该由市场因素决定。

      事实上,在G20的公报中,也明确写入了针对发达国家货币政策的内容,特别是对美国。公报警告说,美国等储备货币国家尤其要“谨防汇率的过度和无序波动”,以“减轻一些新兴国家面临的资本流动过度波动的风险”。

      受美联储持续维持极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因素影响,巴西、阿根廷和中国等很多新兴经济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本流入压力,给当地金融体系带来了较大风险,也给当局的政策制定带来挑战。很多国家的代表也在G20会议期间对发达国家的政策提出了批评。

      

      市场对再度宽松预期高涨

      分析师表示,下一步,投资人的关注焦点可能转向下月初开会的美联储,市场将密切关注美联储会否推出大规模的新一轮量化宽松措施。从近期市场的表现看,投资人对美联储出台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的预期非常高。

      高盛预计,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可能在11月初的例会上宣布展开新一轮货币宽松行动。高盛的首席美国经济分析师哈兹尤斯本周表示,美联储“几乎确定”会在下月的会议上宣布进一步的货币宽松行动,他预计,美联储将先宣布未来半年内计划收购5000亿美元资产,或者略高于这一金额。高盛预计,美联储可能会宣布每个月收购1000亿美元资产,然后一直实施到美国就业和通胀状况明显改善。

      前美联储副主席布林德指出,从华尔街的预期看,大家已经认定美联储这一次将进一步收购1万亿美元的资产。不过,很多人也警告说,美联储纵使再下狠手,也未必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哈兹尤斯表示,现在的重点是美联储第二轮量化宽松行动的规模到底要大到什么程度,才能达到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的目标。高盛指出,美国的利率不可能降至零以下,因此联邦基金利率先已无法将通胀拉抬到美联储的目标水平,也无法降低失业率。如果要达到这两项目标,联邦基金利率至少得再降7个百分点。

      高盛分析说,美联储的第一轮量化宽松措施和维持极低利率的承诺,相当于已降息4个百分点,而余下的3个百分点,可能需要再收购高达4万亿美元的资产才能达成。

      布林德则认为,美联储第二轮大规模资产收购方案刺激经济的效果将不如前一轮。现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的布林德表示,由于华尔街交易员已消化了美联储将收购1万亿美元资产的预期,这轮行动的刺激效果将比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