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市场作为创新型民营企业的资本运作平台,高估值将是一个阶段性的市场特征
⊙金岩石 ○主持 于勇
时光如梭,中国的创业板市场开盘已届满一周年了。不久前在一个高端论坛上,主持人请在场嘉宾及听众举手表决:一年之后的创业板是否能够保持目前50倍以上的平均市盈率?绝大多数人的判断是:不能!理由非常一致:中国创业板的非理性高估是投机性的短期现象。
这使我回想起当年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纳斯达克股市从1971年开盘后长期在1000点之下盘旋,1995年首次突破1000点之后一路飙升,在2000年突破5000点之后急转直下,一路狂跌至最低1100点附近,这就是美国著名的“互联网泡沫”。在1995-2000年间,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的融资额呈大幅度增长,这些资金主要投向互联网和生物制药业,导致1999年新上市的公司占纳斯达克股市总市值20%以上,其中70%以上尚未实现盈利。所以,纳斯达克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在1998-2000年间高达90-100倍,其中最高市值的4家公司平均市盈率高达120倍。我们比较熟悉的雅虎公司是1996年上市的,上市后在短短4年之内总市值增长了700倍!
中国的创业板市场会重蹈纳斯达克股市的覆辙吗?我看不会,至少近期不会。理由有三:第一,中国的创业板并不是美国的早期纳斯达克,早期的纳斯达克股市是一个做市商市场,2000年崩盘之后转型,2007年正式登记注册为交易所市场,此后纳斯达克的平均市盈率与纽约股票交易所逐渐趋同。中国的创业板是一个交易所市场,可以说是模仿“后纳斯达克股市”组建的,入市门槛虽低于主板,但还是有刚性盈利指标的;第二,中国创业板市场的英文是GEM,直接翻译应该是“成长企业板”,其市场定位并非处于创业期的企业,所以不盈利的企业不能在此上市,平均市盈率虽然高于主板,但和当年的纳斯达克相比还相差很远;第三,中国创业板仍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主导性的行业板块,这和当年纳斯达克偏重于互联网与生物科技的情况完全不同,因此不会因为一两个行业的调整而引发市场崩盘。
今年是中国股市的二十年,又是创业板开盘的一周年,若把创业板比喻为美国的纳斯达克,其基本功能是推动产业创新。纳斯达克股市泡沫的升腾与破灭虽然惨烈,但劫后余生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如大浪淘沙,成为历经风雨后的产业巨擘,是美国信息与生物两大新兴产业的支柱企业,所以从宏观经济的产业创新看,损益相权,依然是收益高于损失。今日中国,总体经济的泡沫化程度很高,若没有资产的证券化和创新产业的成长,超额货币驱动的资产泡沫很难化虚为实,因此在我看来,创业板的高估值恰恰是驱动产业创新的力量,为中国经济的创新型成长注入了活力和梦想。
比较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三个市场有两大差别,其一是股权结构的差别,其二是产业结构的差别。主板市值的股权结构以国企为主,民营仅占30%左右;中小板市值的股权结构相反,民营占到70%左右;而在创业板市值的股权结构中,民营占压倒性的优势,高达95%左右!这说明中国经济依然在“国退民进”,股市的估值反映了一个特殊的溢价:民营溢价。在中国,民营经济的高溢价背后是资本市场的两大溢价:创新性溢价和成长性溢价,这三重溢价作为中国经济增长与转型的推动力,非但不会在短期内消失,而且将会进一步强化。创业板的高估值不是昙花一现的投机,而是趋势性的现象,说明未来中国的经济转型和以往一样,仍将主要依靠民营经济的力量推动技术变革与产业创新。统计资料显示,民营经济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接近60%,新增就业机会的90%是民营部分创造的。由此推论,创业板市场作为创新型民营企业的资本运作平台,高估值将是一个阶段性的市场特征,所以我当时表态认为,创业板一年后的平均市盈率依然会在50倍以上,我们就让将来的事实去验证吧!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