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公司巡礼
  • 4:焦点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信息披露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B105:信息披露
  • B106:信息披露
  • B107:信息披露
  • B108:信息披露
  • B109:信息披露
  • B110:信息披露
  • B111:信息披露
  • B112:信息披露
  • B113:信息披露
  • B114:信息披露
  • B115:信息披露
  • B116:信息披露
  • B117:信息披露
  • B118:信息披露
  • B119:信息披露
  • B120:信息披露
  • B121:信息披露
  • B122:信息披露
  • B123:信息披露
  • B124:信息披露
  • 今年香港人民币债发行额预估至少178亿元人民币
  • 上周基金开户数
    创近9个月新高
  • 负利率应否扭转 专家激辩通胀压力
  • 股指强势整理 题材股趁机补涨
  • ■市场动态
  • 通信设备:3G时代的诱惑
  • 港交所延长内地用户订购实时交易资讯优惠
  • 逆周期监管新规
    影响中国银行业有限
  •  
    2010年10月27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今年香港人民币债发行额预估至少178亿元人民币
    上周基金开户数
    创近9个月新高
    负利率应否扭转 专家激辩通胀压力
    股指强势整理 题材股趁机补涨
    ■市场动态
    通信设备:3G时代的诱惑
    港交所延长内地用户订购实时交易资讯优惠
    逆周期监管新规
    影响中国银行业有限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负利率应否扭转 专家激辩通胀压力
    2010-10-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唐真龙 ○编辑 于勇

    申万专家表示,楼市资金流入股市的情况非常明显

      ⊙记者 唐真龙 ○编辑 于勇

      

      为了抑制资产价格泡沫,央行出其不意加息,引发各方对物价走势和货币政策的高度关注。中国是否正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负利率”是否应该改善?中国经济能否持续高增长?在昨日由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席经济学家对话:秋季论坛——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与会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我感觉未来的五年通胀的压力不可忽视。”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他认为在中国经济增长已经起步的背景下,目前物价已经到了3%以上,而未来五年受众多因素的影响,使得中国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其中第一个因素是全球美元泛滥,由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比较高,各项对外经济指标都不错,所以很容易引来资本,资本加大流入。此外,尽管世界经济复苏形势并不是很好,但随着复苏进程的推进,大宗商品和美元泛滥会对中国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此外未来中长期影响比较大的,还有工资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上涨等。所有这些因素,未来会构成输入型通胀和成本型通胀叠加的通胀压力。

      对于此次央行加息抑制资产价格泡沫的举动,有专家表示不能认同。湘财证券副总裁兼首席经济学家李康表示,从管理通胀预期的角度来说,目前中国的通胀预期并不明确。他表示,今年的秋粮将取得5年以来最大幅度的丰收,10月份以后,占人们生活消费主要地位的主粮供应量极其丰富。因此从物价走势上来看并不存在明确的通胀预期。有关加息的另一种解读是改变目前“负利率”的状况,对此李康认为改变负利率的状况对于增加居民收入作用并不大,而且一旦提高利率,影响最大的是企业,企业的劳动成本大幅度的增加,接下来雇佣工人就会减少,实际上对居民收入产生负面影响。

      对于CPI的目标目前学术界也有其他专家建议调高至4.5%,对此连平表示不能认同。首先是因为“十二五”建议透露出经济增长速度不可能太高,在经济增长速度回落的背景下,把物价调高不太合适。其次,把CPI调高会增强通胀预期。第三,“十二五”期间,把物价控制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水平上,也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第四,整个宏观调控考虑目标的时候,各种目标之间也应该有比较一致的逻辑关系。他建议对于未来价格的监测、预警,要更及时。此外要加大力度监控,监管交易行为,此外还要调节供求关系。

      近期国内股票市场大幅度上涨,对此有观点认为在国家打击房地产投机,屡次加码房地产调控政策之后,楼市资金进入股市是导致股市暴涨的因素之一。对此,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根据他们的监测,楼市资金流入股市的情况非常明显。他透露,根据申银万国在全国多个分支机构的监测,很多两三年之前开户的账户一直没有交易,但在国家国家打击房地产投机之后,大量资金就从这些账户进入股市。此外,他还认为股市的上涨也跟海外热钱的流入有关。